林靜搖頭:“他很早就去世了。”
“這樣。”趙雯雯有些失望,片刻後又問,“奶奶跟他關係很好嗎?”
林靜怔住:“為什麼會這麼問?”
原因趙雯雯自己也說不上來,隻含糊道:“就是覺得奶奶你提起他的時候,表情很特別,有點……像是懷念?”
趙雯雯說完見林靜不吭聲,心裏有些忐忑,她覺得自己可能說錯話了。
是啊,雖然奶奶獨自住到了湖陽,但她和爺爺之間的關係還是很好的,平時兩人沒少通話。爺爺每次給她打電話,也總會讓她照顧好奶奶。
她作為孫女,說奶奶好像在懷念另一個男人,的確不太合適。
趙雯雯正想解釋,就聽林靜說:“他是個很好的人。”
趙雯雯抬頭,林靜卻低下了頭,手裏捏著湯匙無意識地攪拌著碗裏的粥,聲音輕柔地講述起那次偶遇。
直到如今,林靜依然記得那次偶遇,還能回憶起當時的心情。
那時候的她,剛經曆母親去世,就被父親兄嫂逼著嫁人。雖然趙弘毅出麵後矛盾順利解決,但看著父親兄嫂為自己將有個營長女婿\/妹夫狂喜,而對她殷勤備至,她卻開始懷疑自己存在的意義。
在那個夜晚,她無數次想轉彎,可能是逃走,也有可能就此死去。
當時的她已經邁開了步子,但那束車燈打在了她身上,明亮刺眼的燈光籠罩下,她瞬間清醒了。
那次偶遇,將她的人生拉回了正軌。
雖然林靜說得沒那麼詳細,但趙雯雯還是從中發現了端記倪,她想,如果她正在創作的故事不是以爺爺奶奶為原型,她肯定會以這次相遇作為開頭。
但趙雯雯最終還是將這次相遇寫進了自己的書裏,隻是關於紀明鈞這個人,她著墨並不多。一來她想寫的是爺爺奶奶的愛情故事,並不想偏移重點,二來她沒敢多問林靜和紀明鈞有關的事,連他的結局,趙雯雯都是趁著林靜做飯時,跟上門做客的沈文麗打聽的。
說起來沈文麗也是個傳奇,她出生農村,因為父母重男輕女,且排在中間,連小學都沒讀完就輟學回家幫忙了。
雖然後來嫁得不錯,丈夫是個軍官,但受成長環境的影響,她那時候性格有點包子,也因此間接導致兒子落水身亡。
兒子去世後她被丈夫帶去隨軍,渾渾噩噩了大半年,後來雖然有所好轉,但性格變得暴躁易怒,夫妻關係十分僵硬。八十年代初,她丈夫意外去世,婆家借她沒有兒子為由霸占夫妻財產,將她趕出家門。
當時林靜正好隨軍到省城,偶然遇到走投無路的她,看在以前的情分上幫她要回了房子,並給她找了份工作,讓她得以養活自己和女兒。
那份工作她幹了兩年,因為孩子漸漸長大,開銷也隨之增加,而薪水卻沒什麼增長,她決定辭職下海賣吃的。
當時是八十年代中,因為市場經濟放開,人們腰包鼓了起來,很願意消費。再加上她廚藝好,價格也公道,很快從小推車做大開店鋪,然後一家分店,兩家分店。
到如今,沈文麗已經是國內知名企業家,在她身上,也再看不出當初的唯唯諾諾。
而她和林靜的友誼,也從八十年代一直持續到今天,去年得知林靜回了湖陽,趙向東還給買了房,她也花錢在同小區買了套別墅。
不過她和林靜不同,還沒退休,絕大多數時間還在省城,要不就是全國到處飛,很少回湖陽。
而她每次回湖陽,都會第一時間來看林靜。
次數多了,趙雯雯和沈文麗也熟悉了起來。
本來趙雯雯想把沈文麗也寫進書裏,但林靜隨軍湖陽時和沈文麗不住同一棟,兩人來往不多,兩人整整熟悉起來是八十年代以後的事。
而她這本書卻隻打算寫到改開前後,要寫沈文麗的話情節不好安排,遂放棄。
雖然沈文麗沒戲份,但她給趙雯雯講了不少隨軍湖陽時的事,豐富了趙雯雯的寫作素材。因此,成書後趙雯雯還是給沈文麗寄了本樣書。
沈文麗都有樣書,趙雯雯當然不會忘記家裏其他人,特別是兩位原型,送的都是簽名版。
隻是和趙弘毅拿到樣書後翻了又翻不同,林靜拿到書便將其束之高閣。
趙雯雯畢竟隻是孫女,而且她出生時趙向東已經從家裏搬出去,隻有周末寒暑假才會回大院,所以她不像父母那樣清楚爺爺奶奶早已分居,更不知道他們之間的關係不如表麵和睦,所以她才會萌生以爺爺奶奶為原型寫一本小說的想法。
而林靜並不想打擊孫女的積極性,隻挑揀了些正麵的故事跟她說,而當趙家其他人被問到過去的事時,也不約而同做出了和林靜一樣的選擇。
因此,這故事是趙雯雯的,而非她的人生。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ge8.com<\/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