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二年(217)。
梓潼太守霍峻去世,劉備十分痛惜,沉聲道:
“霍峻有功於國,備要親臨吊祭。”
劉禪跟著劉備前去,還在墓前留宿。
“阿鬥,你還記得父親的話嗎?”
夜裏,劉備望著無盡的星辰,緩緩發問。
“不知父親說的是哪一句?”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劉備一字一頓,提高聲調道。
“孩兒謹記於心。”劉禪拱手行禮,以示尊敬。
入秋,劉備派馬超、張飛、吳蘭屯下辯,伺機而動。
曹操派遣曹洪防禦,辛毗、曹休為參謀、副將。
雙方對峙到冬天,始終沒有合適的機會,馬超、張飛退兵。
不久後,魯肅病逝,年四十六。
孫權舉哀,親自前往魯肅的葬禮。
諸葛亮聽說後,望著江東的方向長歎,為魯肅發哀。
呂蒙接替魯肅,屯兵陸口。
劉禪趁機舉薦糜威為南郡太守,劉備準許。
“子均,你跟著我也有一些年頭了,繼續呆在蜀中,很難有所發展。”
“我推薦你到南郡,如何?”
劉禪目光平靜,淡淡地望著王平。
霍峻是短命鬼,隻能依靠王平了。
曆史上,王平曾和馬謖共同鎮守街亭,深得諸葛亮的信賴,軍事素養也高。
“全憑公子吩咐。”王平抱拳道。
於是,劉禪找到了糜竺,逮著他還人情。
“叔父,如今糜威已經是南郡太守,位高權重。可是王平還隻是一名小校尉,還要到處巡邏,多可憐啊!”
糜竺沒辦法,隻好向劉備舉薦王平為公安守將。
劉備準許。
荊州兩處要地,都掌控在劉禪手中。
年底,疫癘大起,時人彫傷。
家家有僵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
王朗感慨道:“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揚名,可以不朽。”
他號召大儒,講論大義,侃侃無倦,以聖賢之風鎮壓大疫。
除了早亡的孔融、阮瑀以外,建安七子幾乎都是團滅在大疫之中。
蜀中偏安一隅,反倒是避免了災禍。
劉備感慨道:“諸侯合縱連橫,兵戎不息,天下之不幸也。”
家家欲為帝王,人人欲為公侯。
建安二十三年(218)春。
漢太醫令吉本、少府耿紀、丞相司直韋晃起兵誅曹操,不克,夷三族。
曹洪破吳蘭,斬其將任夔等,吳蘭敗退。
陰平氐人首領強端,斬殺了吳蘭,傳首於曹操。
劉備震驚!
蜀中震驚!
劉禪知道,北伐的機會來了。
他上書父親劉備,訴之以大義:
“漢中為益州咽喉,深係存亡之機,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
“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漢中!”
劉禪的話,在成都掀起驚天波瀾。
法正趁機進言:
“必取漢中!”
“上,可以討伐國賊,尊崇漢室。”
“中,可以蠶食雍、涼二州,開拓邊境。”
“下,可以固守要害,是持久韜略。”
群臣共諫,討伐漢中。
“諸卿之義,備深感震撼!”
“漢賊不兩立,不誅曹賊,誓不罷休!”
劉備慷慨激昂,奠定了北伐的基調。
大軍集結,各種物資統籌運輸。
緊張的氣氛,彌漫整個西川。
八萬精銳,整齊列陣,恢宏的氣勢,直衝雲霄。
劉備身著鎧甲,臉上冷漠,卻透出一股儒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