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進,深入不毛。
漢軍浩浩蕩蕩,飛馳而入烏戈國境內。
對於劉禪而言,眼前的一切都是陌生了。
烏戈國沒有地圖,就連語言都需要通過棄暗投明的南蠻進行翻譯。
可恨的是,南中南蠻和烏戈國南蠻的語言同屬一脈,發言差距卻很大。
劉禪的軍令傳達下去,他都時刻堤防著有人搞小動作。
“孔子書院的推行,必須得趁早。”
劉禪心誌堅定。
漢軍派出的斥候,探查方圓百裏的地域,還負責繪製簡陋的地圖,工作量非常艱巨。
烏戈國幾乎沒有城池,大都以部落的形式聚齊,簡單的營寨便提供了足夠的保護。
一座王城聚集了全國一半的人口,據說有五六十萬人。
這是漢軍最終的目標!
南蠻潰敗後,孟獲占據了烏戈王城,以此為據點,向漢軍投降。
劉禪拒絕了孟獲的投降,軍遮王城。
威嚴的漢軍給南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有人都露出了恐懼的神色。
望著漢軍黑壓壓的軍陣,南蠻的呼吸都急促了。
他們惶恐不安,希望部族的勇士能夠挺身而出,保護他們。
南蠻兵敗後,士卒大都作鳥獸散。聚集在孟獲麾下的,隻剩下四五萬人。
所謂的烏戈王城,也隻是極其簡易的柵欄堡壘。
劉禪一眼望去,映入腦海的是“貧窮”兩個字。
沒有文化的襯托,自然沒有像樣的傑作。城池看起來沒有藝術性,防禦力看起來也不咋地。
劉禪可以確定,隻要采取火攻,他們便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拿下烏戈王城。
但這樣會造成大量的平民傷亡,天怒人怨。
因此,眾人依舊處於觀望階段,沒有采取具體的措施。
漢軍安營紮寨期間,孟獲再次派來了使者。
是他的弟弟孟優。
“烏戈國的臣民,以及吾族都不願意與大漢為敵,請公子接受我們的投降。”孟優屈服地跪下,態度謙卑。
按照他們以前的經驗,隻要他們態度良好,表示臣服,立即會獲得寬恕。
幾百年來,都是如此。
隻可惜,這一次南蠻碰到了硬茬,漢中王世子劉禪。
“回去告訴孟獲,洗幹淨脖子等死吧。”劉禪堅決地驅逐了孟優。
“公子,為何不接受孟獲的投降呢?”張苞好奇道。
如果能夠盡早結束戰鬥,他們也省心。
回到成都,參與漢中王的登基典禮,已是所有人的期盼。
眾望所歸。
“如果現在接受南蠻的投降,那麼他們下一次還會造反。”
“我要告訴他們,是否開啟戰爭,決定權在他們手裏。戰爭什麼時間結束,大漢說了算!”
劉禪誌氣勃發,獲得了全軍的認可。
諸葛亮完全將指揮權交給劉禪了,接下來的戰鬥,考驗的是謹小慎微。
隻要劉禪不出差錯,那麼漢軍不可能輸。這是劉禪對敵的底氣所在,孟獲的請求變得蒼白無力。
孟優回到烏戈王城後,將劉禪的回答告訴了他。
孟獲的火氣蹭蹭地暴漲,幾乎要將自己淹沒。
“劉阿鬥,他憑什麼?憑什麼如此囂張?”
他已經兩次示弱,竟沒有一點效果,臉麵根本掛不住了。
“他要戰,那便戰。召集所有小烏戈,準備參戰!”
孟獲下達了軍令,孟優卻極其為難。
因為他口中的小烏戈,孟優根本無法調動。
兀突骨死了,他麾下兩大將軍土安、奚泥也戰死。烏戈國處於無主的狀態,幾位王子明爭暗鬥,已經在城內血拚三次了,隻為了登臨王位。
是孟獲出麵調停,這才堪堪穩定了局勢。
至於孟優,根本調動不了他們,整個王城都處於一種風雨飄搖之中。
直到漢軍攻城,狂暴的氣勢在天地之間回蕩,南蠻才勉強聯合起來。
“嗚嗚嗚!”
劉禪策馬出列,渾身包括在長袍之中。
天氣逐漸燥熱,他卻不敢脫下長袍。因為蚊蟲實在太可怕了,一旦給了它們機會,很容易傳染瘧疾。
“放!”
劉禪縱聲一喝,決然的風暴在漢軍中醞釀。
一輛輛投石車被推到最前麵,向烏戈王城宣泄憤怒。
所有南蠻抬頭望著天空,被無邊的恐懼所支配。
他們肝膽欲裂,魂飛魄散。
“逃啊!”
“王已經戰死了,再不逃我們也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