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南陽烽煙起(1 / 3)

荊州。

南陽。

原本熙熙攘攘的商隊,全部退散了。

在南北之爭麵前,貿易暫且退至幕後。

諸葛亮對賬目進行了清算,對於此地的貿易成果,給予了絕對的肯定。

大漢通過貿易,獲得了將近三十萬金的收入。

這是一筆超級巨款!

“商稅的收入,已經遠遠超過農稅了。長此以往, 天下真的能夠保持安穩嗎?”

諸葛亮憂心忡忡,甚至擔心起未來漢室的發展。

自商鞅變法以來,秦朝執行“重農抑商”的國策。

大漢的法製,大都延續秦法。經過幾百年的變遷,仍然具有商君法的影子。

諸葛亮可以肯定,“重農抑商”保證了王朝的延續, 穩定了江山。

可是到了如今,世事大有不同。

劉禪興起商貿, 在《蜀科》的基礎上, 增加了《商法》。

朝廷開始支持商貿,並且進行了推廣。

短短幾年時間,商人的足跡走遍大漢十三州,甚至走到了域外。

商人集團洶湧澎湃地壯大,毫無節製地發展。

這是一頭饑餓的巨獸,能夠吞噬一切。

包括為人的良知。

諸葛亮肯定商人對漢室的貢獻,但對他們所展現出來的力量,也感到了畏懼。

發自內心地,恐懼。

他曾試圖尋找辦法,給商人安上枷鎖,但隻能利用強權,去穩定物價,逼迫所有人接受。

萬一哪一天,朝廷走向弱勢了呢?

商人, 將成為王朝的禍患、毒瘤。

劉禪禁止商人購買田產, 在一定限度上遏製了他們無序地壯大。

但商人隻要有錢,能夠做的事太多了。

他們終究會走上追求權勢的道路。

“迄今為止, 商人都是漢室的助益。想以南克北, 何其難也。”

“縱使商人有所弊端,也隻能留給後人解決了。”

諸葛亮望著蔚藍的天穹,將心態放好。

自古以來,中原王朝都是以土地的產出為主。

現在商稅的比重逐步上升,危險的同時,也蘊藏著希望。

以大漢起初的十三州計算,曹魏占據了九州,南方隻有四州,差距太大了。

想要克敵製勝,隻能劍走偏鋒。

劉禪選擇了商貿壯大國力,沒有任何錯誤,而且值得讚揚。

因為直百通寶完全沒有生產能力,很純粹的掠奪行為。

商貿不同,比直百通寶要高明,最少能夠促進生產發展,百姓也有所收益。

諸葛亮細細地研究了“互市”的商貿規律,越研究越覺得裏麵知識的恐怖。

浩如煙海一般!

“報!”

“啟稟軍師,緊急軍情。”

王平親自前來彙報工作,諸葛亮不敢怠慢,神色肅然。

“曹真率二十萬魏兵,向宛城而來。”王平鏗鏘道。

他是南陽太守,鎮守一方。

此前他已奉命進行堅壁清野,舍棄了一些縣城,將力量集中在宛城、穰城、樊城。

這也是南陽的三道防線,目的隻有一個,阻擊魏軍。

孫劉集中兵力攻打合肥地區,曹魏選擇的突破口,則是南陽。

反倒是關中、漢中地區,依舊處於對峙,誰都沒有輕舉妄動,等待敵人露出破綻。

南陽的大戰,將會率先爆發。

“按照既定計劃,堅守宛城。”諸葛亮沉聲道。

放棄了宛城,等於失去了南陽北部。

諸葛亮絕對不會輕易退縮!

一場驚世大戰,將會降臨。

曹真為曹操養子,出身虎豹騎。

這是他第一次統帥這麼多軍隊,整整二十萬!

曹真甚至想不通,為何曹丕如此信任他,竟將如此大軍托付。

“咳咳——”

突然一陣咳嗽聲傳來,打破了曹真的思緒。

“賈公,您怎麼樣了?”

曹真關切地踏上馬車,俯身走了進去。

“沒事,沒事。”

“年紀大了,身體總是有各種各樣的毛病,比不得年輕時候了。”

賈詡已經七十多歲了,氣力衰減,昏昏欲睡。

在侍女的攙扶下,他勉強支起了身子。

“此戰過後,天下再無賈文和矣。”賈詡惘然一歎,令曹真心神一震。

“賈公,您千萬不要說這樣的話。”曹真上前扶著賈詡,忽感一陣心酸。

這副軀體,已經沒多少血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