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望著宛城雄偉的城牆,思緒翻湧。
“此城不容易進攻啊。”
曹真的防禦,銅牆鐵壁一般。
還有魏國的大軍駐紮在許昌,隨時支援各個方向。
就目前而言,宛城似乎沒什麼機會。
孫權對壽春的攻勢也減緩了,頭腦愈發冷靜。
諸葛亮試探進攻幾次後,便宣布退兵回穰城進行休整。
並且好心地告訴了孫權一句。
如今戰爭持續了一年多, 對財政的消耗極其嚴重。
所幸取得了不錯的戰果,勉強維持了北伐軍隊的士氣。
孫權拿下了合肥,戰略意義深重。
他也擔心曹丕針對,於是宣布暫且退至合肥休整。
趙雲的任務完成了,暫接皖城駐兵。
南北對峙的局勢,又繼續持續下去。
劉備久攻潼關不下,暫且退至長安, 發展勢力。
魏黃初五年(224), 漢章武四年末。
劉禪奉命修繕長安,以作為進攻魏國的橋頭堡。
他發動了十萬勞役,以及十萬士卒,共計二十萬人馬,展開了對長安城的規劃。
到處都是忙碌的場景。
“長安缺乏足夠的木材,這可怎麼辦?”關興頭疼道。
關中地區作為秦漢的政治中心,對森林的破壞極其嚴重。
畢竟都是就近砍伐木材,以做民用。
劉禪另辟蹊徑,道:“從今往後,不以木材作為主要的建築材料,而是燒製磚塊。”
直百司已經研究出了燒製城磚的工藝,但還沒有具體地運用。
漢朝的城牆,大都是土製,還沒有城磚的概念。
劉禪搶先將磚頭用在了民宅上。
直到章武五年,長安城才完成了初步的修繕,能夠勉強住人了。
隻是一些設施, 還沒有完善。
劉禪拓展了街道的寬度, 以及設置了很多公共廁所,挖掘化糞池, 以達到淨化城市的目的。
等到長安發展起來,必是煥然一新。
而漢室的商隊通過北方的商貿渠道,與鮮卑人做起了生意。
劉禪以鐵礦、糧食,大量地購買鮮卑人的戰馬。
鮮卑單於步度根,慷慨地出售了三千匹戰馬。
這對於缺乏戰馬的漢軍來說,可謂是如虎添翼。
劉禪秉持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暫時的朋友原則,開展了與步度根的貿易。
黃權親自去了一趟草原,確立了雙方的互市。
在此期間,步度根盛情地款待了黃權,並且談到了合作事宜。
“吾願南下劫掠並州,助漢軍北伐,不知道漢軍願意給什麼好處?”
黃權沉默了半晌,道:“在下不能確定,需要通報陛下。”
“希望能夠收到好消息。”步度根自信道。
消息傳回長安,劉備鄭重地商討了此事。
“若是鮮卑能夠出兵,必能牽製魏國北方的兵力,對我軍非常有利。”法正讚同道。
“不可。”
“絕對不可,漢軍秉持匡扶漢室的大義北伐, 此乃正義之舉, ”
“怎能邀請鮮卑,劫掠大漢百姓?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劉禪搖了搖頭,態度十分堅決。
“現在北方屬於魏國,是不是大漢百姓,還有待商榷。他們幫助的,可是曹魏。”法正正色道。
“戰爭再怎麼殘酷,都不應該主動殃及百姓,若是舍棄了此本心,吾等與魏國的禽獸何異?”劉禪沉聲道。
“阿鬥說得對,朕不能負了百姓。”劉備一錘定音。
劉禪與鮮卑互市,最多是為了獲取足夠的戰馬,彌補漢軍的短板。
否則他一塊鐵、一兩鹽都不會向北方運輸。
為了維持與步度根的關係,劉禪命人準備了明珠、大貝、琉璃、翡翠、玳瑁、犀角、象牙之類珍品,購買鮮卑的戰馬、牲畜、牛羊皮等等。
對於劉禪來說,這些珍寶空有價值,一點作用都沒有。
隻有兌換成物資,充當貨幣的作用,才能體現出它們的價值。
步度根果然非常喜歡,雙方又交易了兩千匹戰馬,以及五千頭牛,兩萬頭羊。
接下來哪怕黃權出價再高,步度根也不肯販賣戰馬了。
要知道,戰馬是他們命根子。
步度根不可能削弱部族的力量,去做這一筆生意。
五千匹戰馬,已經到了他的極限了。
劉禪將這些戰馬,全部編到大漢鐵騎中。
馬超麾下的騎兵,共計兩萬人,開啟了地獄一般的訓練模式。
此前劉禪在三輔之地屯田的作用,開始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