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徐庶歸漢(1 / 3)

隻可惜,瓜分江東不現實。

萬一曹丕反戈一擊,以此汙蔑蜀中,很可能斷絕了江東的友好關係。

劉禪不會去賭。

這樣的代價,太慘重了。

他悉心地經營京兆尹,打造固若金湯的防線。

以及籌建騎兵。

這兩件事非常重要,迫在眉睫。

尤其是騎兵, 關乎漢室能否守住西涼。

在往下的決戰中,騎兵的數量將占據一定的優勢。

劉禪不敢怠慢。

他竭盡全力購買戰馬,不惜代價。

“伯約,你覺得哪裏可以購買到充足的戰馬?”劉禪追問道。

“現在鮮卑禁止販賣馬匹,羌人的空餘戰馬,也大都被收購了。”

“殿下若真想購買戰馬,隻能從西域、貴霜王國入手了。”

薑維為劉禪提供了新的思路。

漢朝的戰馬,是極其昂貴的。

漢靈帝時期, 曾有記載:

“光和四年春正月, 初置騄驥廄丞,領受郡國調馬。豪右辜搉,馬一匹至二百萬。”

也就是受到豪強阻撓,戰馬的價格飛到了兩百萬錢。

還隻是可憐的一匹。

現在的駑馬,耕馬等,價格在兩萬錢。

戰馬的價格,十萬錢左右一匹。

駿馬的價格,遠超二十萬錢,上不封頂。

一般情況下,一金等於一萬錢,但由於五銖錢的泛濫,實際上金更昂貴。

這個彙聚,會根據戰爭的變化而變化,與物資等也有一定的關係。

條件穩定的情況下,大概是十金一匹戰馬, 二十金駿馬。

一萬騎兵,大概需要十萬金來購買戰馬。

算上高馬鞍、馬蹬等配套的器械等等,一匹戰馬、加上騎兵的裝備, 沒有三十金下不來。

訓練騎兵,以及戰馬的吃吃喝喝,都是錢財。

一直燒錢。

這還是價格穩定的情況。

戰馬一直以來,都是賣方市場,有時候漲價到一百金一匹,也是常有的事,

這也是為何劉禪寧願用鐵礦、食鹽,和北方交易,也不願意花錢的原因。

因為鐵礦、食鹽都是北方極缺的物資,用來交換戰馬,誰都不吃虧,還會覺得自己賺了。

一匹戰馬,運氣好的話,可以服役二十年。

但這隻是理論上,戰爭爆發後,什麼情況都會發生。

現在漢室的甲士數量,和魏軍相差不大, 披甲率要超過很多。

在騎兵方麵, 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劉禪要購買戰馬!

他要培養出一支真正的騎兵部隊來。

就算砸鍋賣鐵,他也要執行下去。

為了支撐這樣戰役, 國庫空虛,指望不上了。

南中的屯田,隻能獲得微弱的收益。

土地的產出,很明顯無法滿足劉禪的野心了。

他隻好拿出自己全部的積蓄,購買戰馬。

劉禪有屬於自己的鹽井,茶葉、琉璃等生意,都有他的份額。

這幾年他積累了不少財富。

為此,他一口氣拿出來,要與西域、貴霜購買戰馬。

鄧芝招攬的雇傭兵,有一部分留下任職,大多數人都拿著錢財走了。

但在臨走之前,劉禪命人帶領他們去參觀了繁華的漢中、成都。

讓他們對大漢有了新的認知,回去以後相當於免費的宣傳。

此次戰馬貿易,算是最大的軍械商貿。

劉禪交給了鄧芝交涉的權力,包括價格的談判,讓糜威負責掌管資產。

馬超負責以武力維護商貿。

這一次購買行動,在西域掀起驚天波瀾。

劉禪最少準備了五萬金的現金,以及價值二十萬金的物資。

全部的家底,都壓上去了。

為此,他隻想吐槽一句。

騎兵,真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

漢武帝以全國之力供養,這才有了橫掃漠北的壯舉。

現在漢室隻占據三州之地,財政方麵非常緊缺。

所幸馬超在西域立下了赫赫威名!

鄧芝談判起來,過程非常順利。

西域的戰馬,源源不斷地運回涼州。

關興、張苞也在竭力地汲取作戰經驗,縱橫馳騁,酣暢淋漓。

等到他們回來,帶上了兩萬騎兵,每人都是雙騎。

劉禪將防務交給薑維,親自前去武威郡觀摩騎兵。

當時薑維整個人都傻掉了,推脫了很久。

“防禦魏軍,非伯約不可。”劉禪堅定不移道。

薑維稀裏糊塗地領了長安的兵權。

為了穩住局勢,劉禪讓趙統、趙廣輔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