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視察敵營(1 / 2)

劉禪派人張貼布告,尋找範長。

隻可惜,一直沒有收到任何消息。

“這家夥,該不會潛伏起來了吧?”劉禪暗歎可惜。

忽然,腳步聲響起。

孟琰躬身一禮,道:“參見殿下。”

劉禪目光轉向他,平靜淡然。

“殿下。”

“敵軍已經采取行動了, 扶南大王範旃集結了八萬眾,要與我軍抗衡,實力不容小覷。”

八萬人。

雙方勢均力敵,差距並不是很大,漢軍的軍備足以彌補人數上的劣勢。

“範旃是將軍出身,已經決定親征。真正令臣下在意的是,扶南國的大軍中,似乎有漢人, 地位還很高。”

“臣下推測,應該是江東的使者。倘若江東擺明了支持扶南,此戰當如何?”

孟琰出身南中大族,漢室與扶南國建交後,他一直往返兩地,學會了扶南國的語言。

劉禪征召他為顧問,詢問關於扶南國的情報。

就目前而言,孟琰的表現非常適合這個職務。

以後漢室需要更多的外交人才,需要從商隊中,進行培養。

劉禪已經著手安排這些事了。

此地征討扶南國,劉禪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江東不可能有實力支持扶南,交州貧困,怎麼可能勞師遠征。縱使他們來了,也不需要害怕。”

“真要打起來,吃虧的肯定是他們。以孫權的英明, 怎麼可能為了扶南,付出此等代價。他最多借題發揮, 惡心惡心我們罷了。”

劉禪分析了一波, 穩定軍心。他根本不害怕交戰, 真正需要害怕的,應該是江東才對。

幫助扶南,對於江東沒有太多的利益。

不值得勞師遠征!

當然,倘若孫權昏了頭,一定要戰一場。

劉禪也無所畏懼。

大不了趁著中原穩定的時候,奪取交州。

這一年,是特殊的一年,曹魏很難采取大規模的行動。

“行軍作戰,不能畏畏縮縮。既然決定了征討扶南,就該堅定不移地執行下去。”

劉禪目光剛毅,沒有因為江東使者的出現,而出現絲毫的動搖。

除非交州軍真的殺過來了!

漢軍在永珍養精蓄銳,劉禪打算在此建立補給點,以此作為討伐扶南的橋頭堡。

因此,他並不著急進軍,而是穩紮穩打。

如果扶南大軍舍棄地形,以及戰略縱深,劉禪絕對歡迎。

事實上, 範旃也是這麼做的。他可以保持淡定,但他治下的各城邦不可能。

為何?

因為漢軍來襲, 這些城邦最先遭受損失。他們不可能為國犧牲,說到底也是保護自己的利益罷了。

他們堅決地督促範旃進軍,抵禦漢軍於邊境。

絕對不能越過永珍。

這是範旃與諸城主的約定,進軍也格外地積極。

劉禪還沒有采取任何行動,扶南大軍便鎮壓而來。

“此戰,我軍必須竭盡全力,消耗扶南國的力量。以此為開拓邊境,以及以後的治理做長遠謀劃。”

劉禪在會議中提出。

他最害怕的是持久戰,以及叢林遊擊戰。

如此漢軍將會失去最大的優勢,器械的威能發揮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