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都。
鄴城。
自曹叡親政以來,就麻煩不斷。他為了處理各種各樣的問題,殫精竭慮。
生怕魏國有所損失!
曹丕在位的時間,沒有給曹叡任何地教導,一下子駕崩了。
身為天子,曹叡隻能在這個位置上,逐漸地摸索。
隻是他沒有想到, 他剛登基不久,一直以來都視魏國為死仇的蜀中,隻是陳兵邊境,沒有采取任何過激的行為。
反倒是關係曖昧的江東,率先發難,攻打魏國的江淮地區。
失去了合肥以後, 江淮地區變得空虛。江東通過合肥,可以逐漸蠶食江淮。
壽春, 便是孫權的第一目標。
為此,孫權集結了十幾萬兵力,攻打壽春。
一副要將壽春拿下的樣子。
魏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自然不會畏懼江東。
曹叡命曹休接替張遼的位置,鎮守江淮,總督徐、揚二州。
可調動一切兵馬,與孫權周旋。
雙方圍繞著壽春,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這一次孫權非常硬氣,不拿下壽春誓不罷休。
曹休也不是吃素的,雙方僵持了很久,暫且沒有分出勝負。
就目前來看,江東尚未取得任何優勢。
隻不過曹叡覺得惡心罷了。
他看孫權,就像是看著牆頭草。
哪裏有好處,孫權就不顧顏麵地往哪裏靠。
這哪裏是諸侯的樣子?
此人比起劉備父子, 要差得遠了。
但是非常惡心人啊!
孫權攻打壽春,還是國喪期間。
這讓曹叡情何以堪?
完全斷絕了兩家的關係。
以後曹叡如何拉攏江東, 對付蜀中?
幾乎不可能了。
為何?
魏國國喪,曹叡喪父。
在這種嚴峻的情況下,孫權進攻壽春。
倘若曹叡還死皮賴臉地聯合江東,以後天下群臣怎麼看待他?
魏國還不至於不要顏麵,皇室也不至於這麼無恥。
反正曹叡是拉不下這個臉麵。
以後魏國和江東,必然成為死敵。
除非曹叡能夠在征討江東中,獲得優勢,洗刷了這份恥辱。
亦或者孫權俯首稱臣。
但這兩種情況,目前都不具備。
更何況現在鄴城也不太平,暗流湧動。
根本不適合南征。
現在謠言的事情,非但沒有過去,反而向四方蔓延了。
曹叡治理好了鄴城,但如何堵住天下悠悠眾口?
一直抓人,是沒有效果的。
他現在終於明白,什麼是堵不如疏了。
隻可惜,醒悟的時間,已經有些晚了。
曹叡隻能進行補救。
為此,他特地請教了司馬懿。
司馬懿受寵若驚。
“先生。”
“先帝在時,就讓朕好好地追隨先生學習。現在朕遭逢大難,特來請教先生。”
曹叡恭恭敬敬, 深施一禮。
司馬懿趕忙躬身回禮。
他知道這個小皇帝不簡單, 做事很有主見。
不是他三言兩語, 能夠蠱惑的。
曹叡曾經跟著祖父曹操一段時間, 深得曹操的喜愛。
他們祖、父、孫三人的心機,就是司馬懿碰上,都心有餘悸。
司馬懿完全熄滅了各種心思,專心致誌地服侍帝王。
隻有如此,司馬家族才能保全,在接下來的動亂中,謀取足夠的好處。
“陛下。”
“您自幼聰慧,有過目不忘的本領,遠超於臣下……”
司馬懿準備謙虛幾句,沒想到被曹叡打斷了。
“先生,這些廢話您就別說了。請將您的智慧借給朕,朕必須處理一些麻煩。”
“朕剛登基,流言四起,該如何治理?”
曹叡目光灼灼,並沒有給司馬懿拒絕的機會。
“隻要先生教朕,朕一定重重有賞,無論您想要什麼,朕都會竭盡全力,滿足您!”
司馬懿渾身一震。
他知道曹叡是認真了,倘若不能給他很好的回答,恐怕這次是栽了。
“陛下。”
“臣下以為,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堵不如疏。”
司馬懿躬身一禮。
“嗯?”
“這個道理,朕也是剛剛悟透,隻是為時已晚。”
曹叡非常後悔,不應該年輕氣盛。
“先生,還有什麼補救的辦法?您一定不在隱藏……朕對先生,可謂是景仰已久。”
曹叡長揖一禮,把自己當成晚輩,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