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
天蒼地茫。
司馬懿悠悠坐在馬車裏,心神不寧。
“唉。”
“應該再等等的。”
決戰,並非他的願望。如果能夠拖延下去,或許蜀軍就會露出破綻了。
兩軍對壘,誰急切誰輸一半。
司馬懿很沉得住氣,戰術與劉禪相同。
防守,他有絕對的信心。現在變成了進攻, 變數也就多了。
司馬懿無法肯定,他還能不能保持勝算。
魏軍三十萬眾,在數量上超過了蜀軍的二十萬。
按理說,他應該不虛才對。
哪怕麵對關羽、張飛,司馬懿都有一定的信心。
唯獨麵對劉禪,他心中沒有數。
因為劉禪很擅長防守。
如今魏軍向河東推進,代表著運輸、補給線會變長。
為了支撐起大軍後勤,魏國征召了最少五十萬的勞役。
這意味著什麼?
司馬懿不可能偷懶、對峙下去了。
否則魏軍一定會崩潰。
兵貴神速, 道理很明白。
關鍵在於, 如何突破劉禪的防禦?
河東廣闊,自古以來都是重要的戰場。
蜀軍的士氣又極其高漲,軍心凝聚。
其甲士數量,並不少於魏國。甚至在工藝方麵,更勝一籌。
這一戰,蜀軍占據地利,雙方可謂是旗鼓相當。
司馬懿唯一占據優勢的,隻有魏國的騎兵了。
魏騎五萬,超過了西涼鐵騎。
不過馬超十分謹慎,不會輕易接戰。
他如何破劉禪的烏龜殼?
司馬懿憂心忡忡。
如果蜀軍願意在上黨地區交戰,或許魏軍的勝算能加一兩分。
隻可惜劉禪果斷地撤退了,退到了河東。
這一策略,看似在畏懼魏軍,實則不然。
司馬懿心如明鏡。
“報!”
馬蹄聲響起。
“先鋒許褚、許儀, 已抵達河東, 突進至安邑外一百五十裏!”
司馬懿揮了揮手,示意自己知道了。
這一場大戰, 很可能在安邑爆發。
安邑, 也是劉禪防禦的重點,集結著漢軍的主力。
“讓曹真的騎兵,保護先鋒部隊的突進。”
“不要給蜀軍任何機會。”
司馬懿補充了軍令,保持著小心謹慎的戰術。
曹叡有意提拔一名宗室,與司馬懿相互製衡。
以前曹真是最合適的。
可是接二連三的作戰下來,曹真都沒有取得戰功。
曹叡隻能選擇相信司馬懿。
這也是被逼無奈。
曹叡有壓力,司馬懿也有壓力。
劉禪自然不能免俗。
魏軍的軍勢極強,倘若不能挫其銳氣,漢軍很可能會吃虧。
因此,漢軍斥候的視線,從未離開過許褚的先鋒大軍。
可隨著曹真的保駕護航。
劉禪不可能對魏先鋒動武了。
騎兵對決,實在沒什麼優勢。
而且河東也適合騎兵作戰!
戰馬縱橫馳騁,根本無法阻擋。
唯有依靠城池。
劉禪完善了安邑的防禦,也在三天後,迎來了魏軍的主力。
許褚請求搦戰,司馬懿卻沒有同意,隻是道時機還沒有成熟。
許褚的年紀,也不小了,歲月不饒人。
不過,司馬懿沒有怯弱, 為了給朝廷交代,他下了戰書,派人送至城內。
劉禪一看。
決戰?
似乎很不錯的樣子,倘若魏軍的數量,勢均力敵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