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遷都之議(1 / 2)

小雪一點點,一片片。

細碎而零亂,勻稱而飄搖,款款而來。

柳絮一般,蘆花一般。

劉備眺望著風雪,若有所思。

“陛下,窗外寒著呢, 不如到屋裏來。”諸葛亮勸誡道。

劉備依依不舍地回到炭火旁,暖洋洋的。

侍衛掩上高門,堂內視線昏暗啊一些。

“此次東征,阿鬥建立了不世之功。拿下了洛陽、兗州、豫州等地,他領軍在外,有兩年光景了吧?”

劉備已經記不清了。

從曹丕駕崩開始, 孫權便攻打壽春, 掀起了戰爭。

差不多到了年底,漢軍出征。

雖然沒打敗仗,但勝利也來之不易。

蜀中各家各戶,都是出了力的。

直到司隸屯田開始,前線的補給壓力才小了一些。

這一戰,直接讓蜀中百業凋零了。

曾經的繁華,絡繹不絕的商隊,都一度停滯。

畢竟百姓、勞動力都為戰爭服務了,自然沒辦法生產商品。

包括蜀錦之類的暢銷品,產量都銳減。

養蠶,那是體力活,每天都要精心打理。

農桑是一國之本。

但在糧食、戰爭麵前,桑還是要往後靠一些。

近來商業已經有了恢複的趨勢,朝廷的稅收上漲了一大截。

通過對司隸、兗州、豫州市場的分配,朝廷償還了此前的“債務”,並且還有一些盈餘。

隨著新貿易的發展,朝廷的商稅也會得到提升。

情況正在向好的方向前進。

而且前線在劉禪的治理下, 也趨於穩定。

兗州、豫州的屯田, 也在繼續。

明年, 前線的大軍,將實現自給自足。

蜀中迎來了恢複生產的契機!

明年的春耕,將成為至關重要的戰場。

這是劉備力所能及之事。

年紀越大,他所能做的事,越來越少。

隻能寄希望於年輕一代。

所幸劉禪沒有讓他失望。

“陛下。”

“太子殿下領軍一向謹慎,他負責邊防,魏軍不會有可趁之機。”

“明年或許戰爭就能結束了。”

諸葛亮已經看穿了局勢。

以魏國目前的狀況,堅持不了多久了。

當然,這是漢軍參戰後的可能。

如果劉禪不管青、徐、江淮,讓江東和魏國決戰。

勝負猶未可知。

“但願如此吧。”

“戰爭過後,如此處理與江東的關係?”

劉備目光茫然。

這一次,恐怕無法再挽回江東了。

“陛下打算怎麼做?”諸葛亮沉吟道。

“讓阿鬥繼續攻打徐州,孔明以為如何?”

劉備語氣深沉,很顯然認真考慮了此事。

“殿下已經給出了答案。”

“奪下兗州、豫州後,他沒有進軍徐州,有數個考慮。第一,漢軍需要休養生息,沒必要為了江東作戰。”

“第二, 奪取了徐州後, 漢室與江東的關係,徹底決裂了。現在江東無法攻克江淮, 攻克徐州,那是孫權自己的問題。倘若漢軍漁翁得利,他一定不甘心。”

“第三,徐州是四戰之地,不好防禦。不如讓江東和魏國在江淮決戰,等到仇恨愈深,他們結盟的可能性也會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