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上,李堇拐去了木匠家。
不得不說,古代手藝人的效率真的是高,木匠家祖孫三代齊上陣,真的一天就給李堇把擺攤車的框架都打好了。
過了兩天,木匠師傅親自給李堇把擺攤車拉上門了。
木材用的是南離國盛產的樟木,花紋古樸還自帶著木香可以避蟲,李堇挑的是黃樟木,木棕色,很是美觀。
總體是按照現代擺攤小吃車的框架打造的,頂部外立麵打成屋簷形狀,突然下雨能擋點。
麵板上挖了兩個洞,李堇把事先買好的紅泥爐子放進去,再把高桶身的鐵鍋放進去,正正好。
采購了一天,才把食材調料都備好,這天下午李堇就開始鹵鹵味。
等全部鹵好已經月上中天了,李堇把所有鹵好的鹵味又重新放回湯底湯裏泡著入味。
次日,李堇起了個大早,季言平幫著李堇把擺攤車推到了坊市才去學堂。
李堇攤位還沒收拾好,鹵味香和造型新穎的擺攤車就吸引了不少人圍攏過來。
“姑娘,你這是賣什麼?這麼香?”
一個大娘先問了出來,其他人馬上附和了起來。
“對啊,到底是什麼啊?”
“是鹵味。”
李堇打開鍋蓋,濃鬱百倍的香味極具衝擊性地擴散開來,一時間,坊市上許多人都把視線投過來,腳步也忍不住往李堇攤位這裏邁。
利索地把各樣鹵味都夾了一樣出來,用剪刀剪成小塊,加了蒜蓉香菜攪拌好,往上麵插上一把竹簽。
“大爺大娘,姐姐妹妹們都嚐嚐看,吃個鮮,好吃再跟我買。”
先來搶個前排的人拿著竹簽插起一塊一吃,眼裏立馬就亮了,砸吧著嘴,意猶未盡。
“小娘子,你這什麼價啊?”
“不貴不貴,就我手中這個碗,素菜類一碗五文,豬下水類一碗十文,豬耳朵豬皮豬舌頭,這個最好吃,食材也貴,這個一碗二十文錢。”
這個價格雖然不便宜,但也不算太貴,這一碗一家六口配飯吃個一頓剛好。
畢竟這是縣城,居民也都是小康水平,幾十文都買得起。
“給我來一碗素菜,一碗豬耳朵。”
“我要豬舌頭。”
“我要一碗豬下水,一碗素菜。”
“姑娘,我單要一碗這個豆腐。”
李堇手腳麻利地打包好,邊囑咐到:“這個吃不完也不擔心,現在這個天氣,放上兩三天都沒問題,要吃的時候翻炒一下更好吃,嫌麻煩蒸飯一起蒸也可以。”
“能放我就放心了,那給我一種一碗吧。”
意料之中的好賣,一早上,李堇都沒時間歇手,雙手不停地剪切拌,日頭還不到中午,兩大鍋的鹵味就全部售空了。
“不好意思,要沒了,後麵別排隊了,明早上我再來。”
隔天,李堇準備了多了一倍的鹵味,卻比前一天還早半個時辰賣完。
不過才七八日,李堇算了算,淨掙了五兩銀子,把擺攤車和鍋具爐子的錢都掙回來了。
這一天,李堇跟平常一樣,早早賣完正在收攤,一個帶個瓜皮帽留著兩撇小胡子的中年男人走了過來。
“不好意思,這位叔,已經賣完了。”
“你的配方,五兩銀子,我買了。”
趾高氣揚的聲音傳來,正忙碌收拾的李堇手一頓,瞳孔驟然一縮,緩緩抬起頭對上男人的視線。
“你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