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煙坐在小凳子上,看著老漢幹活。取過竹片,劈成薄薄的竹篾,麻利地開始編起來。暮煙在一旁比劃著尺寸,不一會兒老漢就打好了底。
“老伯,咱北方沒竹子,這竹子是從哪裏運過來的?”
“從南方唄!在南方這東西便宜得很,跟柴禾差不多,不過運到咱這邊,要搭了路費。”
“咱這裏還有去南方跑生意運貨的?”
“在不遠的義城,有專門賣木材竹子的商行,我這裏用不了多少,都是從那裏買的。”
原來如此,竹子木材都能運來,那南方的其他東西肯定也能運來。
不一會兒,小竹筐在老漢手裏就有了個雛形,長約一尺,寬約六寸的小竹筐,暮煙看著很滿意:“就這樣,先編二十個吧!明天我來取。”
暮煙比劃出高度,付了定金,暮煙便離開,又去了書畫店。做生意要有賬目,出入貨物和錢款都該記清,不能稀裏糊塗。
她買了賬本和筆墨,還有一些包吃食用的方紙。記得一些老字號的點心包,茶葉包上麵都印著字號的商標。從上穀運回來的貨物清單上也有印章,印的是商行的名字。
“掌櫃的,您這裏能刻印章嗎?”
“能,你要刻人名還是字號。”
“刻字號。”
“那寫下來吧!”
掌櫃的將筆遞過來,暮煙沒有去接:“我的字不好看,回頭我讓人寫好了送過來刻。”
她拿著東西去了焦氏的小院子,在門口就看見陸君銘的馬拴在裏麵,就知道他也在。在院子裏叫了一聲,陸君銘沒出來,焦氏倒先出來了:“煙兒來了,快進來。”
陸君銘這才出來道:“你找我有事?若無事咱們出去逛逛吧!不然我娘又要拉著你梳頭。”
暮煙道:“有事,勞煩你寫個字,就寫得與我鋪子的招牌上一樣,我想刻個印章。
聽了暮煙的想法,焦氏和陸君銘都誇她聰明。焦氏說:“逢年過節買東西來送人,那些小筐子都是贈送的,有的還在上麵蓋了好看的剪紙,簡單的就蓋個印章。”
暮煙恍然大悟:“對啊!散裝做成小包裝,自然身價倍增。那些荷葉茶,蓮子,幹果,都是可以這樣做的,甚至醬菜都可以!”
焦氏道:“還可以配上小籃子,一個小籃子裏再分幾個小格子,盛好幾樣東西,精致好看,適合過年送禮。”
將它們包得精致漂亮,不信賣不出好價錢!
除了這些,還有那些綢緞該如何出手?
眼下他們沒有地方賣綢緞,最好的辦法就是去那兩家布莊寄賣。可是那裏的人都不太會做生意,擔心賣不出去。
“娘子您會刺繡裁剪嗎?”暮煙問。
焦氏點點頭:“會,自小母親就教我女紅刺繡,到了上穀以後,又認識了沈娘子,從她那裏學了不少。”
“沈娘子,沈紅綾?”暮煙試著問。
焦氏點點頭:“是啊!你知道她?”
“我們這次去上穀,就去過紅綾繡坊,她那裏的繡娘個個都是巧手。”暮煙朝院子裏看了一眼,輕歎道:“可惜!”
“可惜什麼?”焦氏問。
“可惜娘子喜歡清淨儒雅,定是受不得喧鬧。”
陸君銘立刻神會:“你想用這院子?可這裏太偏僻了。”
焦氏道:“如今我們母子既然決定要自己討生活,哪裏還顧得上什麼清淨與喧鬧,我正愁幫不上你們什麼呢!你想怎樣做,說來聽聽。”
“冬日村子裏的人都閑著,正是大姑娘小媳婦兒做針線,繡嫁衣的時節。她們常常三三兩兩聚在一起,一邊說話一邊做針線。若是娘子將她們聚到這裏,再教些刺繡,做衣裳的手藝給她們,咱這些布匹綢緞不用拿出去就都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