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雞叫二遍,梁氏便叫暮玲和暮豐起來打囤。
她去灶下掏了草木灰,過了篩子,將細灰分別給兩個簸箕裏盛了少許。暮玲和暮豐各端一個簸箕,一邊用燒火棍敲打簸箕底部,一邊轉圓圈,讓草木灰均勻地灑落下去,形成一個圓圈,中間再灑成個十字。
最後將麥子,高粱,綠豆等糧食各自放十字交叉處,再用磚頭壓住,在磚頭上麵放置香爐,燃香祈求豐收。
暮煙被敲打簸箕的聲音吵醒,跑到院子裏一看:“今年咱家要種藥材,快將我帶回來的藥材也放進去!”
梁氏這才恍然大悟:“對啊!最關鍵的沒放。”
於是暮玲又畫了個更大的圈子,梁氏將暮煙帶回來的藥材連袋子都放了進去,一邊放置香爐,一邊說:“今年咱家的收成可全靠它了,祈求上神保佑,風調雨順,收成多多。”
最後在靠近北屋門口的地方打了個錢囤,放了一串銅錢進去。
看著滿院子虛擬的糧囤,梁氏仿佛看見了豐收的景象,臉上浮起欣慰的笑容。
在此起彼伏,敲打簸箕的聲音中,太陽從東方跳了出來,梁氏和暮玲進灶屋去烙餅,做早飯。
吃了早飯,暮煙說要去北街找小月,和她一起去鎮上,就不跟梁氏他們一起走了。她出了門卻不是去往北街,而是沿著主街往書塾方向去了。
站在入口處往裏看,學生們陸陸續續進了教室,裏麵傳出來讀書聲。
她走近窗戶,想看看暮征在不在裏麵,怎奈窗戶紙是新糊的,什麼也看不見。剛一回身就聽見槐樹那裏有人小聲叫“姐姐”。
暮煙走到槐樹下,暮征從槐樹後麵探出頭來。
“你怎麼不上學?你敢逃學!”
語畢她才發現,暮征的臉上有淚痕,額頭還有一塊青紫色,眼神也有些呆滯,遠沒有前幾日的靈動。
不用問,這都是那隻黑烏鴉一家幹的好事!
這時候教室的門打開,一位胡子花白的老先生從裏麵出來,這就是吳平順新請來的教書先生了。
先生道:“姑娘,你認識這孩子?”
暮煙點點頭,那先生道:“那你快讓他家裏人來將孩子領走吧!再這樣下去,這孩子可就真的毀了!”
這時候小虎子站在教室門口,高聲道:“他一個陪讀的下人,用得著你們來多管閑事!”
老先生搖搖頭歎口氣,往教室走,小虎子還站在哪裏趾高氣揚瞪著暮煙。暮煙道:“先生您等等,在這村裏管事的是吳裏正,書塾裏若是有人搗亂,您隻管去找他。”
說罷,暮煙轉身要走,暮征抽泣著道:“姐姐救命!”再回頭看那孩子,已經是淚流滿麵。
暮煙心裏一緊,眼淚差一點掉下來。這若是村裏任何一家人的孩子,她都能為他出頭,可是暮征的事,她沒法管。
她才走出書塾的院子,就聽見身後傳來暮征淒厲的哭聲。回頭一看,小虎子正對著他拳打腳踢,暮征毫無還手之力,兩隻小手護上護不了下。她真想上去將那小潑才揍一頓,可還是忍住了。
一個人影從她身邊掠過,緊接著傳來的是小虎子的哭聲,揍他的人正是陸君銘。陸君銘朝小虎子身上又踢了一腳,拉起暮征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