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梁氏接回去這幾個月,秀英早伺候煩了。原本想著把她接回去,暮煙會顧及她娘,往家裏拿錢,誰知道她們姐妹每回回來都是隻帶些吃的,不給留錢。
如今梁氏不但幹不了活兒,還要人伺候,秀英又攛掇暮豐把他娘送回鎮上。親兒子不想養母親,將母親往外送,這說出去實在是難聽,怕是以後在村裏都抬不起頭來了。
秀英回娘家串門,李氏又給她出了個餿主意,先在村子裏說梁氏想閨女了,要去鎮上住,然後再送她去。
梁氏見這些日子他們也沒有討了便宜去,心裏也安定了,送她去鎮上她便去了。
她的病一天天好起來了,已經能拄著拐杖慢慢走動,生活基本能夠自理。
她嘴裏也是天天罵秀英和暮豐,不過一提起暮景,她就是滿臉慈祥。
早兒愈發淘氣,整日拿根棍子在院子裏耍,難免將暮煙種的花花草草誤傷。每次暮煙也都是將他一頓數落,但是早兒根本不怕,還嘿嘿笑著。
這日梁氏正在院子坐著乘涼,拐杖就放在身邊。早兒午睡後跑出來,順手拿起梁氏的拐杖就耍了起來,梁氏叫他放下他也是不聽。
早兒拿著拐杖耍來耍去,一不小心就打在了梁氏坐的藤椅上,梁氏順口罵道:“沒規矩的小雜種,打著我看我不宰了你。”
鍾誠去後院喂馬回來,正好聽見梁氏罵他兒子,那樣惡毒的話,他再老實也是聽不下去,忍不住質問梁氏:“嶽母,早兒也是您的親外孫,您怎能用那麼難聽的話罵他。”
梁氏一輩子強勢慣了,哪裏容得了姑爺在她麵前指責:“瞧瞧你們教出來的孩子,一點規矩都沒有,站沒站相坐沒坐相,一看就是個沒出息的,哪裏像我們景兒懂事。”
她這樣說早兒,鍾誠已經非常不高興,如今還拿他和暮景來比,這明顯是親疏有別。
“嶽母,您別忘了,如今可是我們在養您,在伺候您。我兒子好不好,他姓鍾,與您無甚幹係。”
鍾誠還是第一次這樣懟梁氏,她哪裏受過這些,當即站起來道:“嫌我拖累你們了,我又不是沒家,我這就回去!”
梁氏拿起拐杖,一瘸一拐就往外走,就她這個樣子,隻怕是半日都走不到家,鍾誠憋下一口氣還得過來賠禮:“嶽母,是我說話沒分寸,您就別跟我計較了。”
“終究不是一家人,過不到一處,我就是死也死回自己家去,不能死在你這裏。”
她執意要走,鍾誠也不敢去拉扯她,隻得跑去叫暮玲和暮煙。
兩姐妹往回跑,在街口遇到梁氏,開始她們還勸她回去,可後來聽她一直在罵鍾誠混賬,甚至罵早兒,暮玲便不再攔著:“煙兒,咱們在她眼裏終究還是外人,在她眼裏,我的早兒連根草都不如。讓她走,我套車送她!”
暮玲套車送梁氏回家,秀英一看就不樂意了:“這才去了幾日就送回來,難道這是我們一家的娘嗎?”
暮玲冷冷道:“我們也想盡孝,可是沒辦法,我娘想孫子。”說罷暮玲徑自走了。
暮景跑過來拉著梁氏的手叫奶奶,梁氏摸摸暮景的頭:“還是我景兒乖,哪裏像那個渾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