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山起伏的鄂西北山區有一個小山村,這個小山村叫興旺村,村旁有一條河叫歡樂河,村裏住著幾十戶人家。

為了發展生產,改善生活,興旺村的村民們在山上辦起了一個茶場。這個茶場地處湖北省均縣歡樂河公社興旺大隊,是一個隊辦茶場。場長田春旺是一個在解放前就已經入黨的老黨員,由於家裏窮,沒有上過學,解放後上了幾天掃盲班,總算認識了幾個字,勉強能讀懂《人民日報》上的文章。

有一天,田春旺從公社開完會帶回來一個消息:二汽粉末冶金廠的幾個工人子弟要來興旺大隊插隊落戶。沒過幾天,這幾個工人子弟果然來到了興旺大隊,他們是:張建國、楊冬生、陳雅麗、王雪純。

到興旺大隊插隊落戶的還有謝繼紅、李雅芳、徐荷花、周紅梅,在均縣紅旗中學上學的時候,她們跟張建國、楊冬生、陳雅麗、王雪純是同班同學。

周紅梅有一個親戚在二汽車橋廠上班,她叫王彩鳳,跟張牡丹是同事。張牡丹告訴王彩鳳:“最近,陳文海一家要把家從十堰搬到均縣。”王彩鳳說:“搬到均縣後,陳文海就隻能到歡樂河公社興旺大隊去插隊落戶。”然後,王彩鳳把這一消息告訴了周紅梅,沒過多久,周紅梅又把這一消息告訴了陳雅麗。

有一天,徐春生的家裏來了幾個客人。

吃過午飯後,他們幾個一起來到了外灘。

“陳文海為了逃避上山下鄉,於是就跟隨父母一起離開上海來到了十堰,本來以為到十堰後就不會再到農村去插隊落戶了,沒想到現在政策會有變!”徐春生說。

“這就叫人算趕不上天算!上天注定要陳文海到農村去插隊落戶!”朱振華說。

“陳文海從小嬌生慣養,沒吃過什麼苦頭,就得讓他到農村去鍛煉鍛煉!”王誌遠說。

“我在上海有一個親戚,他知道一點有關陳文海的情況,”馮寶玉說,“那年,學校停課鬧革命,陳文海待在家裏閑著沒事幹,覺得很無聊,於是就到處亂跑,哪裏熱鬧就往哪裏鑽,跑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

他們四個人的這次談話很快傳到了張牡丹的耳朵裏,張牡丹很為陳文海擔心!

陳文海氣憤地說道:“我是從小嬌生慣養嗎?這不是胡說八道嗎?”接著又說道:“馮寶玉真是太壞了,他憑什麼要這麼說我?”

在陳文海即將離開十堰前往均縣的時候,張牡丹對他說:

“如果你們家不離開十堰就好了!我們兩家一起從上海來到了十堰,到十堰後,我們倆的關係一直很好,現在你要離開我,我好舍不得呀!”

“我也舍不得離開你呀!”陳文海皺著眉頭說道:“就怪我媽瞎折騰,非得要把家搬到均縣去!我這一走,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見到你!”

“你別難受,以後有機會,我會到均縣去看你的!”張牡丹安慰道。

剛到興旺村的時候,茶場的幾個知青對什麼都感到新鮮,可是,沒過多長時間,他們就對這裏厭倦了,因為這裏畢竟是一個小山村,群山環繞,遠離鬧市,消息閉塞。

有一天,王雪純對陳雅麗說:

“我們到這裏來已經有好幾個月了,現在該回去看看爸爸媽媽了!”

“我也想回去看看他們,說心裏話,我還怪想他們的!”陳雅麗問王雪純:“你想他們嗎?”

“我當然想他們了!”

“我們倆一起去問問張建國和楊冬生,看他們倆是不是也想回家。”

“他們倆是男孩,肯定不如我們女孩那麼想家。”

“試試看唄!如果他們不想回家,那就算了。”

“那我們就走吧!”王雪純指了指前麵不遠處,“看,他們倆正在那裏挖石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