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燁終於邁著沉穩的步伐,走進了自己盼望了十八年的會試試場,來自全國各地的頂尖人才,要在這裏這時逐鹿中原,問鼎狀元。
陳燁緩緩地打開試卷,映入眼簾的是‘禦試策題’幾個朱紅大字。
蓋聞道之大、原出於天、超乎無極太極之妙、而實不離乎日用事物之常、根乎陽陽五行之賾、而實不外乎仁義禮智剛柔善惡之際。天以澄著、地以靖謐、人極以昭明、何莫由斯道也。聖聖相傳、同此一道、由修身而治人、由致知而齊家治國平天下、本之精神心術、達之禮樂刑政。其體甚微、其用則廣、曆千萬世而不可易。然功化有淺深、證效有遲速者、何歟。朕以寡昧臨政、願治於茲、曆年誌愈勤、道愈遠、窅乎其未朕也。朕心疑焉。子大夫明先聖之術、鹹造在廷、必有切至之論、朕將虛己以聽。……
及夫六典建官、蓋為民極、則不過曰治、曰教、曰禮、曰政、曰刑、曰事而已。豈道之外又有法歟。自時厥後、以理欲之消長驗世道汙隆、陰濁之日常多、陽明之日少、刑名雜霸佛老異端、無一毫幾乎、道駁乎、無以議為然。務德化者、不能無上郡雁門之警。施仁義者、不能無末年輪台之悔、甚而無積仁累德之素紀綱治度為以維持恁藉者、又何歟。朕上嘉下樂、夙興夜寐靡遑康寧、道久而未洽、化久而未成、天變洧臻、民生寡遂、人才乏而士習浮、國計殫而兵力弱、符澤未清、邊備孔棘、豈道不足以禦世歟、抑化裁推行有未至歟。夫不息則久、久則證、今胡為而未證歟。變則通、通則久、今其可以屢更歟。子大夫熟之複之、勿激勿泛、以副朕詳延之意。
陳燁看罷禦試策題,心潮澎湃,這可是自己多年以來時時考慮、探討的問題,既是治國的根本,又是目前國家社稷走向衰落的診結所在。
如何化解這一對矛盾,將是扭轉乾坤,富國強民的關鍵。
臣對:恭惟皇帝陛下,處常之久,當泰之交,以二帝三王之道會諸心,將三紀於此矣。臣等鼓舞於鳶飛魚躍之天,皆道體流行中之一物,不自意得旅進於陛下之庭,而陛下且嘉之論道。道之不行也久矣,陛下之言及此,天地神人之福也。然臣未解者,今日已當道久化成之時,道洽政治之候,而方歉焉有誌勤道遠之疑,豈望道而未之見耶?臣請溯太極動靜之根,推聖神功化之驗,就以聖問中“不息”一語,為陛下勉,幸陛下試垂聽焉。
臣聞,天地與道同一不息,聖人之心與天地同一不息。上下四方之宇,往古今來之宙,其間百千萬變之消息盈虛,百千萬變之轉移闔辟,何莫非道?所謂道者,一不息而已矣。道之隱於渾淪,藏於未雕未琢之天;當是時,無極太極之體也。自太極分而陰陽,則陰陽不息,道亦不息;陰陽散而五行,則五行不息,道亦不息;自五行又散而為人心之仁義禮智,剛柔善惡,則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穹壤間生生化化之不息,而道亦與之相為不息。然則道一不息,天地亦一不息;天地之不息,固道之不息者為之。聖人出,而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亦不過以一不息之心充之。充之而修身治人,此一不息也;充之而致知,以至齊家、治國、平天下,此一不息也;充之而自精神心術,以至於禮樂刑政,此亦一不息也。……
臣伏讀聖策曰:蓋聞道之大原出於天,超乎無極太極之妙,而實不離乎日用事物之常,根乎陰陽五行之賾;而實不處仁義禮智、剛柔善惡之際。天以澄著,地以靖謐,人極以昭明,何莫由斯道也,聖聖相傳,同此一道。由修身而治人,由致知而齊家、治國、平天下。本之於精神心術,達之於禮樂刑政,其體甚微,其用則廣,曆千萬世而不可易。然功化有淺深,證效有遲速者何歟?朕以寡昧,臨政願治,於茲曆年。誌愈勤道愈遠,窅乎其未朕也,朕心疑焉。子大夫明先王之術,鹹造在庭,必有切至之論,朕將虛已以聽。臣有以見陛下溯道之本原,求道之功效,且疑而質之臣等也。臣聞聖人之心,天地之心也;天地之道,聖人之道也。分言之,則道自道,天地自天地,聖人自聖人;合而言之,則道一不息也,天地一不息也,聖人亦一不息也。臣請溯其本原言之,茫茫堪輿,坱紮無垠,渾渾元氣,變化無端。人心,仁義禮智之性未賦也;人心,剛柔善惡之氣未稟也。當是時,未有人心先有五行;未有五行,先有陰陽;未有陰陽,先有無極太極;未有無極太極,則大虛無形,衝漠無朕,而先有此道。未有物之先而道具焉,道之體也;既有物之後,而道行焉,道之用也;其體則微,其用甚廣。即人心而道在人心,即五行而道在五行,即陰陽而道在陰陽,即無極太極而道在無極太極。貫顯微,兼費隱;包小大,通我物。道何以若此哉?道之在天下,猶水之在地中,地中無往而非水,天下無往而非道。水一不息之流也,道一不息之用也。天以澄著,則日月星辰循其經;地以靖謐,則山川草木順其常;人極以昭明,則君臣父子安其倫:流行古今,綱紀造化,何莫由斯道也。一日而道息焉,雖三才不能以自立:道之不息,功用固如此。夫聖人,體天地之息者也,天地以此道而不息,聖人亦以此道而不息。聖人立不息之體,則斂於修身;推不息之用,則散於治人。立不息之體,則本之精神心術之微;推不息之用,則達於禮樂刑政之著。聖人之所以為聖人者,猶天地之所以為天地也。道之在天地間者,常久而不息;聖人之於道,其可以頃刻息也?言不息之理者,莫如大易,莫如中庸。大易之道,至於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而聖人之論法天,乃歸之自強不息;中庸之道,至於溥博淵泉,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而聖人之論配天地,乃歸之不息則久。豈非乾之所以剛健中正,純粹精也者,一不息之道耳;是以法天下者,亦以一不息。中庸之所以高明博厚、悠久無疆者,一不息之道耳;是以配天地者,亦以一不息。以不息之心,行不息之道,聖人即不息之天地也。陛下臨政願治,於茲曆年。前此不息之歲月,猶日之自朝而午;今此不息之歲月,猶日之至午而中。此正勉強行道,大有功之日也。陛下勿謂數十年間,我之所以擔當宇宙,把握天地,未嚐不以此道;至於今日,而道之驗如此其迂且遠也。以臣觀之,道猶百裏之途也,今日適六七十之候也。進於道者,不可以中道而廢;遊於途者,不可以中途而畫,孜孜矻矻,而不自己焉,則適六七十裏者,固可以為至百裏之階也。不然,自止於六七十裏之間,則百裏雖近,焉能以一武到哉?道無淺功化,行道者何可以深為迂;道無速證效,行道者何可以遲為遠?惟不息,則能極道之功化;惟不息,則能極道之證效。氣機動蕩於三極之間,神采灌注於萬有之表,要自陛下此一心始,臣不暇遠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