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 命運迥異的兩個天才(1 / 3)

球隊放假,教練組卻還在忙碌。

奧德裏奇在俱樂部內和貝尼特斯,簡森商討俱樂部的陣容補強選擇。

來年他們要征戰歐洲冠軍杯,比賽密度比過去幾年更要強烈,加上球隊內不少年輕球員進入國家隊視野,即便不是一線隊,下級梯隊的征召也會讓球員來回旅途奔波。

米爾沃爾在損失了兩名中後衛和兩名前鋒之後,陣容厚度急需加強。

中後衛上有四名球員,如果沒有傷病,應付四線作戰應該沒有問題,中場線有六名球員,攻守選擇上也十分均衡,奧德裏奇最頭疼的是鋒線。

除了三名主力之外,替補球員隻剩下格倫夏爾和範尼。

範尼是中鋒替補,格倫夏爾也隻能打左右邊鋒,奧德裏奇需要更多的前鋒來補充鋒線。

新賽季範尼的出場機會會更多,格倫夏爾因為自身特點原因,奧德裏奇新賽季給他的機會不會超過20場,因為格倫夏爾靠爆發力和速度吃飯,這種球員,全力以赴踢完一場比賽就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恢複身體,而不能連續作戰,要麼身體吃不消,要麼發揮會大打折扣。

況且格倫夏爾才剛剛20歲,技術培養即將定型,未來重點是強化他身體的時候,奧德裏奇不希望過多比賽壓垮了他的身體,就像他使用皮爾洛那樣,雖然皮爾洛是主力球員,但他的出場次數並不特別多,上賽季打滿全場的比賽隻有26場。

但球員特點和位置的不同,令皮爾洛在未來的出場時間會逐步增多,但格倫夏爾則不會。

前鋒,米爾沃爾需要前鋒,而且是願意打替補的前鋒。

貝尼特斯提供了一些國內的選擇,譬如一些球隊棄將,也有些新秀,譬如在低級別聯賽的貝拉米和羅比-基恩。

其他球隊不要的老將,奧德裏奇沒興趣引進,覺得不劃算,他在轉會市場上投入的每一分錢,都會精打細算。

貝拉米是被奧德裏奇直接否定了,不是他是否自信能夠鎮住貝拉米這種球隊刺兒頭,而是他覺得完全沒必要買來一個定時炸彈,考驗自己是否能夠解除爆炸裝置。

羅比-基恩的情況則比較複雜,對方同期拒絕了利物浦的邀請,而利物浦是他兒時夢想加盟的球隊,但羅比-基恩想要打主力,同樣的條件下,米爾沃爾哪怕給的工資多一些,對方也絲毫不心動。

奧德裏奇也不覺得可惜,天下何處無新星呢?

在六月初,奧德裏奇在離開倫敦之前,掏出了第一筆轉會費。

100萬磅求購布萊克本18歲小將達米恩-達夫。

16歲就為布萊克本效力的達夫在過去兩個賽季出場次數總共不超過15次,而到了18歲這個關鍵年齡段,接下來的發展關乎他職業生涯的走勢。

布萊克本繼兩年前奪取英超冠軍之後表現一路下滑,96年排名聯賽第八,上賽季排名聯賽第十四,最終積分排名隻比保級線高2分。

當年那支雇傭軍團也已經分崩離析,希勒走後,布萊克本徹底在英超戰場上邊緣化。

在這樣的背景下,米爾沃爾異軍突起,奧德裏奇名震英倫,在他手下調教出了一批才華橫溢的球星,掀起的青春風暴令整個歐洲為之側目。

不同於17歲的羅比-基恩野心勃勃索要絕對主力位置,大多數20歲以下球員還是有著自知之明,特別是米爾沃爾這支三冠王球隊發來邀請,都會認真斟酌一下。

在不同的教練手下踢球,效果自然不一樣,俱樂部培養球員的能力是吸引球員的一個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