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 一年不如一年(2 / 2)

歎口氣,奧德裏奇攤手道:“這樣吧,你們都認為米爾沃爾引援工作做的不好,那麼,請你們幫個忙,我這裏有一千萬英鎊,你們告訴我,我該去買誰?我希望這是一個專業性的探討,而不是湊熱鬧添亂的瞎胡鬧,你們說一些來到米爾沃爾可以讓我的球隊更強大的名字,或者,這些球員可以迅速融入米爾沃爾的戰術體係。”

被奧德裏奇這麼一問,記者們頓時啞口無言。

大家麵露沉思之色,仔細一想,或許真想奧德裏奇說的那樣,不是他們沒有錢買人,而是成名的球星,他們買來未必好用。

在米爾沃爾的戰術體係中,很多角色令人難以捉摸。

前腰的組織作用被大幅度削弱,邊鋒不像邊鋒,中鋒也不站樁,邊後衛助攻雖說不新鮮,但一個能攻能守的邊後衛,哪那麼好找?

要說哪個環節最弱,肯定是門將。

可是布特還年輕,表現也穩定。

你隻能說他做不出更多的世界級撲救,可他要比前任凱勒穩定,偶爾還能給你驚喜,這已經很不錯了,英超現在還沒有金手套獎,但上賽季布特力壓舒梅切爾,希曼,詹姆斯等被公認的優秀門將成為英超最佳門將,他的實力也被肯定,隻不過他沒有那麼大的名氣,才導致印象中他並不特別強。

記者們回答不上來奧德裏奇的問題。

指責米爾沃爾引援糟糕,但他們也給不出特別好的建議。

他們多半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就算把奧維馬斯給米爾沃爾,奧維馬斯個人實力更強,可他似乎無法取代舍甫琴科的邊鋒位置,就算把風頭最勁的羅納爾多拿來替換特雷澤蓋,你也會覺得好像並不一定米爾沃爾會變得更強。

這就是球員球風與球隊技戰術體係的結合問題,與球員實力高低無關,是一個拚圖整體完整性的問題。

因為米爾沃爾的戰術理念與眾不同,奧德裏奇打造的球隊風格與主流迥異,這也就直接導致他需要的球員在能力要求上十分特殊。

好比奧維馬斯,他強嗎?奧德裏奇會說:非常強!

可是就算免費送給奧德裏奇一個奧維馬斯,他反而會覺得是個燙手山芋。

需要多長時間來改變他拿球下底的習慣?多長時間來讓他融入戰術體係,是傳球而不是過多的盤帶?而且還要在邊鋒位置上讓他訓練出包抄搶點更接近門前的破門能力。

半個賽季,一個賽季?還是更長時間?

奧德裏奇不知道,特別是這種球員已經是球星。

這就像是談戀愛發好人卡一樣:你很優秀,可咱倆不合適。

正因如此,奧德裏奇也頭疼,他找不到來之能戰的替補,隻能給年輕球員更多的機會,反正買來其他看似有實力的球員,也需要不短時間的磨合和融入。

所以他基本上不會考慮23歲以上的球員,因為過了23歲,大多數球員的技術能力和踢球習慣都已經無法做出更大改變,訓練隻是保持狀態而已,更出色,也是因為經驗意識的提升。

這些記者們最後都皺著眉頭起身離席。

一個個好像心情沉重,他們都在思考同一個問題。

米爾沃爾真是奇葩?

外麵成名的球星,真就沒有能在他們這裏踢上球的?

奧德裏奇打造的戰術體係究竟有多麼特殊啊......

四名新秀球員都看傻了眼,這真是讓他們難忘的一次新聞發布會。

咱家的主教練直接把記者們都說懵了。

雖說這不是舌戰群儒那般激烈的言語對碰,可這幫記者興高采烈地來,心事重重地離去,像是經受了一場思想洗禮,奧德裏奇在這四名球員心中的形象似乎又豐滿了幾分。

翌日,利奧訓練基地。

擴建之後這裏有了一座嶄新的大樓,幾乎是將他們過去三年下榻的訓練酒店照搬過來擴大了兩倍。

一線隊成員們穿著訓練球衣從大樓內有說有笑地走了出來。

奧德裏奇則在場邊和幾位教練聊天。

穆倫斯丁和莫尼茲今天格外興奮,他們從荷蘭度假歸來之後發現俱樂部多了那麼多好苗子,簡直令他們興奮地發狂。

比如維森特,速度和腳下技術在16歲就已經非常出眾,教練們一眼看去就知道是個可造之材。

這可夠穆倫斯丁和莫尼茲忙得了,前者是技術總監,後者是技術教練,他們要根據球員特點來製定不同的訓練方案,所以,兩人和奧德裏奇聊了一陣之後就要跑去青年隊那邊觀察球員,通過一段觀察期才能研究對應的技術培養方案。

“喂,等一下你們先過來這邊,這裏還有四名球員需要你們重點培養呢。”

穆倫斯丁小跑了一半後回頭笑道:“好,等下我們再過來。”

說完,他和莫尼茲又顛顛兒的向青年隊那邊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