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米爾沃爾在賽季半程進行了輪換戰略調整之後,奧德裏奇搖身一變,以往隻有在死敵切爾西,西漢姆聯隊麵前才會擺出的高姿態成了他的家常便飯。
而且也隱隱有了“毒舌”屬性。
當他要鍛煉年輕球員時,就會無所不用其極地挑釁對手,這讓他花費了很大功夫,比如去研究對手俱樂部的曆史榮耀部分,當著公眾媒體大談其談。
大致意思是:曾經某某球隊多麼輝煌,比賽踢得多麼瀟灑寫意或激情四射,現在嘛,真看不到一星半點兒這種影子。
他的心理戰目的隻有一個:激怒對手!
讓那些對手敢真刀真槍地與米爾沃爾替補陣容比賽。
這有弊有利,弊端是對手的火氣是米爾沃爾主動挑起的,人家真發了威,米爾沃爾無法取勝,則顯得是米爾沃爾咎由自取。
利好的是這樣才能更好的鍛煉年輕球員。
像上半賽程,年輕球員們去打攻堅戰,不說進攻球員表現多麼無力,防守端,費迪南德,馬特拉齊等球員大半時間無所事事,攻上去吧,總會被對手打反擊,不攻上去吧,也隻是穩穩拿到一個平局,他們經受不了考驗,怎麼提高水平呢?
奧德裏奇不在乎米爾沃爾成為英超公敵,他們取得成功,其他球隊眼紅是正常的事情,反正對手擺大巴狙擊米爾沃爾,本質上就是針對米爾沃爾的,倒不如他來主導戰爭,讓比賽變得好看,年輕球員也能得到更好的鍛煉環境,在壓力更大與更複雜多變的比賽中盡快成長,這對米爾沃爾未來三五年的前途十分重要。
在這樣的背景下,米爾沃爾從一月份就進入了緊張激烈的節奏中,每一場比賽無論是否主力登場,都打得火花四濺,縱然不是所有比賽都取得了勝利,但球隊整體表現還是對得起冠軍身份,起碼再沒有馬失前蹄的比賽發生,有時候輸了球或打平,就是對手發揮的更好,用硬實力血戰拚出勝利或平局。
聯賽杯半決賽第二回合,奧德裏奇依舊沿用替補陣容,在獅穴球場,米德爾斯堡與米爾沃爾90分鍾內打成了1:1,由於聯賽杯半決賽的規則十分奇葩,導致了在進入加時賽後,米爾沃爾就必須破釜沉舟!
兩回合180分鍾比賽若打平,客場進球優勢無效,但若是加時賽30分鍾打完,比分仍舊是平局,則做客進球優勢有效。
第一回合,米爾沃爾做客河畔球場與對手站成0:0,第二回合回到主場是1:1,進入加時,如果米爾沃爾不能進球,則沒有點球大戰,米德爾斯堡將會直接進入聯賽杯決賽。
奧德裏奇在加時賽開打前一口氣換上了三名隊員,體能充沛的三名年輕球員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羅納爾迪尼奧,克洛澤,範德梅德。
米德爾斯堡不熟悉小羅,當他們體能下降筋疲力竭時,小羅的個人發揮在場上局部產生了巨大優勢,加上在另一邊當邊前衛給兩個前鋒克洛澤與範尼輸送炮彈的範德梅德,米爾沃爾在加時賽摧枯拉朽般地連進三球,最終以4:1總比分挺進決賽。
當這場比賽最終落下帷幕時,艦隊街齊呼:狂獅王朝!
因為米爾沃爾整個聯賽杯之路,幾乎看不到主力球員的身影,別的強隊不重視聯賽杯,拿來練兵用,米爾沃爾也是如此,但結果顯而易見,米爾沃爾的年輕班底更加耀眼。
米爾沃爾已經不滿足隻在青年聯賽,預備隊聯賽,青年足總杯中展現他們人才儲備的優勢,更是直接在聯賽杯舞台上掀起了青春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