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碰上力量派的對手,或許還有鍛煉價值,可是碰上半吊子技術流的對手,米爾沃爾這幫年輕人發揮起來簡直是如魚得水,因為隻要通過簡單的傳控就能統治比賽,身體對抗的激烈程度連英格蘭青年聯賽都不如,到了真正的大舞台上,寸土必爭的比賽裏,你就算是能把球傳進對方大門,也需要身體對抗來卡位護球,那種鍛煉才是更有意義的。
日本少年隊完全掌控不了比賽節奏,他們隻要過半場必然丟球,傳球配合不會超過三腳成功,個人突破也因身體對抗處於下風而被頻頻搶斷。
米爾沃爾少年隊則穩紮穩打,邊路沒有好機會就在中路做文章,阿隆索,卡裏克,帕克三人再加上回撤的比利亞,他們四個人在一次配合中沒有嚐試過突破,完全就靠傳切跑位一腳出球創造出了機會,最後是阿隆索在大禁區線上的推射死角幫助球隊再次取得進球。
2:0,時間是比賽第11分鍾。
“霍爾先生,這些孩子在一起踢球多長時間了?”
川淵三郎若有所思地問道。
現在的場麵不但令觀眾呆若木雞,作為日本主席的川淵三郎臉色也不好看,若是米爾沃爾靠個人技術擊敗日本隊,那麼這種差距是可以接受的,歐洲球員的身體素質在那裏擺著,可剛才兩個進球,都不是米爾沃爾球員靠技術能力碾壓對手打進的。
奧德裏奇思索一陣後說:“這個問題不好回答,有的球員來到俱樂部接受訓練比較早,比如打進第一個球的那個孩子,他三年半之前就來到了米爾沃爾,其他人,有的是兩年半前,有的是一年半之前,場上隻有三名球員是半年前才加盟俱樂部的。”
“這就難怪了,他們的默契度很高。”
奧德裏奇不再說話。
短短11分鍾,米爾沃爾少年隊就讓日本少年隊意識到了雙方的差距,日本少年隊簡直毫無還手之力!
當取得了兩球領先之後,米爾沃爾少年隊則踢得更加開放,個人技術展示也多了起來,華金和維森特兩人邊路狂虐日本的年輕邊後衛,迫使對方必須有中衛或中場球員來協防,但這樣又會使得其他區域暴露出防守破綻。
比利亞今天踢得很歡,兩個邊路選手吸引了防守,身後又有阿隆索和卡裏克輸送炮彈,上半場結束時,他進了四個球。
而上半場的比分讓現場日本球迷全部都後悔買票進場。
7:0.
這個比分太殘忍了!
日本少年隊在20分鍾之後就全線崩潰,防守毫無章法,漏洞百出。
這也是為什麼奧德裏奇認為這場比賽對米爾沃爾U17的年輕球員沒有鍛煉價值的原因,差距太大,而且對方球員戰術意識過於薄弱,心理更是脆弱得不堪一擊,被打進第三個球之後就急躁起來,防守失位的情況頻頻發生。
中場休息時,日本足協的人在川淵三郎領導下去一旁竊竊私語,不知道他們在討論什麼,川淵三郎臉色很嚴肅,也許這場比賽讓他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也許是看到了更強的足球風格,他們倒沒有惱羞成怒,本來這場比賽就是日本的讚助商花重金請米爾沃爾來踢的,日本少年隊自己能力不行,不能怪米爾沃爾手下不留情。
今天率領少年隊的主教練是迪恩-理查茲,他在中場休息時換掉了五個人。
耶納斯,諾蘭入替帕克和卡裏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