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仁慕尼黑在120分鍾比賽進入補時的時候換上了兩名球員,紹爾和齊格勒。
顯然,換上來就是罰點球的。
“90分鍾常規時間加上加時賽30分鍾的比賽結束,比分仍舊沒有變化,接下來就要進入殘酷的點球大戰!這讓我們聯想到上賽季歐冠決賽,米爾沃爾在點球大戰中3:0完勝皇家馬德裏,霍爾排出的點球手順序也在賽後成為了大眾熱議的話題,今天米爾沃爾在慕尼黑奧林匹克球場會表現得怎樣呢?拜仁慕尼黑坐擁主場之利,現場數萬球迷給對手的壓力,給拜仁的支持,這是他們利好的因素,他們能向著二十三年來追逐的夢想再前進一步嗎?”
雙方球員在場邊準備點球大戰,替補隊員和被換下場的球員也過來給隊友們打氣加油,隊醫和按摩師給拚了120分鍾的球員做肌肉按摩。
奧德裏奇則在考慮點球手順序。
這個事情在賽前基本無法做準備,可以加練點球,主教練卻很難在腦海中就想好點球手名單,因為比賽中也許預備好的點球手沒能堅持到最後一分鍾,那麼就會打亂計劃。
克林斯曼表情凝重地對奧德裏奇說道:“像上賽季決賽那樣怎麼樣?門將,後衛,隻要都罰進了,對對手的壓力會非常大。”
奧德裏奇若有所思地看了眼布特,對方神情平靜,他又扭頭看了眼隔壁不遠處的卡恩,最終搖了搖頭道:“那樣可能太冒險了。”
奇招第一次用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可希斯菲爾德不可能想不到米爾沃爾會這麼安排點球手,加上上賽季歐冠決賽米爾沃爾讓門將,後衛,中場這樣的順序去主罰點球,在賽後引起了轟動,可以說,那幾乎成了經典。
拜仁慕尼黑的球員即便再看到米爾沃爾這麼派出點球手,估計心理上也有準備。
加上,讓布特第一個出場去麵對卡恩,奧德裏奇認為這不是給拜仁慕尼黑壓力,而是給布特壓力。
但凡一代門神,在同期幾乎都是壓死了不少優秀門將,生在這個時代,布特很不走運,雖然他稱不上門神,但在國家隊中一直隻能屈居卡恩和萊曼之下,心理上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卡恩在本賽季剛剛晉升成為國家隊主力門將,正是意氣風發時,布特即便隨米爾沃爾獲得了不少榮譽,卻在國家隊仍舊順位第三。
奧德裏奇決定好了點球手順序。
在點球大戰開始之前,場上11人走去中圈,布特在走去球門之前與每名隊友擁抱,然後他走向球門,拜仁慕尼黑先主罰點球。
米爾沃爾剩下在中圈的10人勾肩搭背連成一線,表情嚴肅地凝視球門方向。
場邊,奧德裏奇把教練組和隊醫等工作人員叫到了身邊,他們也勾肩搭背戰成一排,替補隊員同樣效仿。
這似乎也成了米爾沃爾的傳統。
當殘酷的點球大戰來臨時,他們就要站在一起,從零星的個體變成強大的整體,不但是展現出絕對的自信,也給予場上隊員們力量。
當拜仁慕尼黑的球員走去主罰點球時,看台上安靜下來,主隊球迷們希望減少給球員帶來的壓力和喧囂幹擾。
巴斯勒第一個站在了點球前。
一腳勁抽,皮球直掛死角,布特猜對了方向,但球速太快角度刁鑽,無能為力。
“拜仁慕尼黑開了個好頭!”
看台上傳來了巨大的歡呼聲,接下來,一片喧囂,他們要製造更多的噪音來幹擾米爾沃爾的球員。
“米爾沃爾會派誰呢?布特嗎?還是馬特拉齊?哦,布特沒有出來,走向點球點的是拉爾森,他來主罰第一個點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