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3 魯小胖(1 / 2)

在專訪的最後,大概是慣例吧,黃健翔希望奧德裏奇給中國足球發展提供建議,發表他的看法。

奧德裏奇則直言不諱道:“我不會說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足球發展最重要的是足球風格,每一種足球風格都有其獨特性與優劣勢,當你可以把這種風格演繹到極致時,實力一樣會很強大,所以,沒有絕對效仿便能成功的足球流派與風格。足球發展的規律與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是相同的,競爭機製。”

黃健翔打心底覺得今天采訪這位歐洲名帥收獲良多,實際上中國足球在發展過程中爭論最多的焦點是什麼?找什麼樣的師父!

學巴西?學法國?學意大利?

跟誰學,是重點嗎?

“霍爾先生,可以詳細地談一談嗎?”

奧德裏奇點頭道:“舉個例子,米爾沃爾前年夏天在倫敦,有158名年輕球員上門主動試訓,希望加入我們俱樂部,去年有223名,今年夏天有379人,我們隻是英格蘭四級聯賽近一百家俱樂部中的一個,也並非隻有我們擁有完整的青訓係統,曼聯95黃金一代整個世界足壇都不陌生,他們同樣在曼徹斯特輻射的地區有龐大的影響力與吸引力,全英格蘭每年夏天有超過五千名年輕球員在職業俱樂部進行優勝劣汰的試訓,年複一年,這是一個層層刪選,競爭淘汰之後的結果,雖然現在英格蘭年青一代缺乏天才,令英足總非常憂慮,但這也是相對於世界頂級國家隊的競爭相對而言,這一點上,英超聯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越來越多高水平外援來到英超,讓那些本土的英格蘭球員立足頂級聯賽更加困難。”

英格蘭國家隊是在走下坡路,甚至未來被中國球迷戲稱為歐洲中國隊,但事實上是,英格蘭的世界排名再怎麼跌,不會跌出廣義強隊的集團之外,國際大賽無法取得好成績的原因很複雜,撇開技戰術層麵,與英格蘭本身聯賽有關,就像普拉蒂尼說的那樣,哪怕貝利效力英格蘭,也無法指望他在大賽中表現出色,精力都在繁密的賽程中消耗幹淨了。

“你的意思是說中國應該重視少年足球?這個思路,我們國家的領導人很早以前就提出了,足球要從娃娃抓起。”

“這我就不清楚了,我隻知道說和做是兩回事,各年齡段有多少孩子在踢球?怎麼踢?有專業教練指導嗎?有球場給他們進行訓練嗎?每個星期比賽的次數?當然,你可以反駁我說非洲很多足球水平不差的國家也沒有這些,可非洲與中國的情況不一樣,他們的足球發展策略是將有足球天賦的孩子很小年紀就送去歐洲職業聯賽中鍛煉,等出人頭地了,再回到祖國為國效力,所以非洲國家的職業聯賽水平很低,但有的國家隊實力卻很強。我注意到中國也在積極運作球員去海外效力,希望他們進一步提高,而後為國家隊做出貢獻,我不想潑冷水,但正如我之前說的那樣,當你把一名25歲以上的球員送去歐洲,他在歐洲能做的隻有一件事,證明自己,僅此而已,再想有大幅度的提高,很難,經驗隻是一部分,沒有良好的技術能力作為保障,經驗並不能化為非常直觀的實力。”

......

此次專訪在中國大陸播出後引起球迷的廣泛關注,奧德裏奇以及米爾沃爾俱樂部在中國的人氣急劇提升,他在專訪時發表的看法也得到了中國國家隊主帥米盧的點評。

奧德裏奇在采訪結束後的當天下午便坐上飛機回倫敦。

這次亞洲之行可謂大獲成功,俱樂部除了友誼賽出場費商業活動等收入大賺一筆,同時俱樂部還帶走了23份商業合同。

開拓市場這種工作,越早做將來回報越大,尤其是在這個媒體大爆炸的時代。

奧德裏奇在飛機上回想著采訪,有一個話題是在他腦海久久揮之不去的,那就是引進中國球員。

以前他沒這種想法,因為有勞工證製度,外加中國這一時期叱吒風雲的人物,年齡已經不符合米爾沃爾引援標準。

不是他們年齡太大,而是他們的年齡段,是技術能力定型,實力再怎麼努力提高,也就那樣了,想在米爾沃爾撈著機會,難比登天,也許在英超下遊俱樂部可能還有點機會。

在采訪時他提到了年輕球員,這讓他想起一個人。

一個並非中國媒體和足球界自吹自擂的少年天才。

一個在明年世青賽上大放異彩被列為8大新星之一的中國少年。

曲波。

能去參加世青賽,年齡肯定不大,還有塑造空間。

奧德裏奇想到這一點,並非單純地競技考量,是有商業因素在內的。

這次亞洲行,中國也有不少讚助商提議米爾沃爾引進中國球員,甚至他們都可以私下掏轉會費。

如果有中國球員能出現在歐洲當代最強俱樂部陣容中,能想象中國那上億的球迷群體會如何瘋狂嗎?

這背後衍生的經濟利益,又會是怎樣的天文數字?

當然,米爾沃爾是不可能直接受益的,因為中國球迷可能連1%都沒有會去購買米爾沃爾的正品球衣,去現場看球,去消費米爾沃爾俱樂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