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爾沃爾結束了歐冠第一階段小組賽第五輪賽事後便啟程前往日本東京參加豐田杯。
這一次出行,米爾沃爾謝絕所有商業活動,去東京就隻有一件事:打比賽。
商業開發與競技比賽是俱樂部相輔相成也會產生矛盾的現象,兩者如果不能協調好,那麼可能導致商業與競技都不增反降。
米爾沃爾在聯賽中還落後給曼聯,現在可不是能花精力作秀的時候,奧德裏奇頭腦還是清醒的,俱樂部掙錢的基礎是競技成就,沒有賽場成績為保障,想掙錢,沒可能。
在東京,米爾沃爾的到來仍舊引起了巨大轟動,除了俱樂部這些年開發遠東市場帶來的積極影響之外,俱樂部賽場戰績,奧德裏奇兼任英格蘭國家隊也功不可沒。
不過這一次米爾沃爾卻十分不給麵子,不出席任何商業活動,哪怕邀請函堆積如山,也不接受訓練采訪,完全是封閉式訓練備戰豐田杯。
今年豐田杯的對手是來自阿根廷的博卡青年隊。
歐洲與南美球隊的實力差在不斷擴大,因為南美出口優秀球員到歐洲的數量在逐年遞增,米爾沃爾高手如雲,加上球隊非常成熟,麵對這樣一個陌生的對手,他們要做到的是發揮自身實力與特點,主動掌控比賽。
具體到這場比賽的戰術安排,奧德裏奇要求球隊速戰速決,避免過多消耗,這就需要球員從開場後就打起精神拚盡全力,力爭在60分鍾,或者更短的半場時間就鎖定比賽。
在東京國立競技場,現場的日本球迷感到有些失望。
米爾沃爾沒有派上小羅,而是用拉莫爾替代,拉莫爾打前腰,克洛澤,亨利,拉爾森,鋒線三叉戟。
如此排兵布陣,奧德裏奇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最關鍵的考量點是南美球員與歐洲球員的特點。
上升到歐足壇的進步,南美球員做出了無與倫比的貢獻。
他們細膩靈巧的技術對歐足壇有著絕對衝擊,使得歐足壇的防守球員同期提升技術。
一些在歐洲混跡的南美球員能在歐洲後衛麵前大展雄威,憑腳下技術耍的對方找不著北,可是放在南美賽場,這就未必能行得通,人家南美的球員,訓練,比賽,天天碰到的都是腳下技術活眼花繚亂的對手,一對一防守更靈活。
但是,歐洲球員也有自身優勢,那就是戰術紀律性,整體性,團隊配合等等。
小羅的特點是以點帶麵,從局部建立優勢來撕開對手防線,他人球結合能力毋庸置疑,可是在今天打南美球隊解放者杯冠軍之師的比賽中,他的威力實際上會被削弱,通俗點說,他在英超踩兩個單車變向就能過掉對手,但在巴甲聯賽,可能需要踩四個單車變向兩次才能過掉對手。
再者,來東京之前打的歐冠,小羅打滿全場,讓他休息一下。
這場比賽,奧德裏奇的針對性部署是在中場限製博卡青年的一名球員。
未來碩果僅存的古典前腰大師:裏克爾梅!
至於博卡青年鋒線上的瘋子帕勒莫,奧德裏奇倒不在意,得中場者得天下,再牛逼的前鋒,也終歸是要靠強大中場輸送炮彈的。
這一時期的博卡青年,給人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在這一次豐田杯的原曆史中,擊敗了皇家馬德裏,裏克爾梅有了大師級的演出,把馬克萊萊都耍的狼狽不已。
當然,這不能排除皇馬本身戰術上重攻輕守的問題,前場擺一堆彈鋼琴的,但是抬鋼琴的卻沒有幾個人。
奧德裏奇站在場邊負手而立,今天與他博弈之人是大師比安奇,對方也站在教練席前滿麵嚴肅地觀察比賽。
很快,他皺起了眉頭。
組織核心裏克爾梅從開場十分鍾後,前場觸球次數居然隻有2次!
米爾沃爾對裏克爾梅有針對性限製一目了然,拉莫爾,皮爾洛兩人前後包夾裏克爾梅,而裏克爾梅觸球的兩次中,一次被拉莫爾從後勇猛地搶斷撞倒在地,另一次他輕鬆地突破了皮爾洛,但是被加圖索緊跟著破壞。
米爾沃爾是有備而來的!
10分鍾之後,米爾沃爾全隊完全進入了比賽狀態,開始拉動比賽節奏,發揮他們的特長。
體能與團隊優勢開始越來越明顯。
奧德裏奇微微昂起下巴,南美漸漸被歐洲拉開距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體能。
很多在南美風生水起的球員來到歐洲後總會被指責體能不理想,這與對抗沒關係,就是最直觀的,在速率越來越快的比賽節奏中,南美球員的體能隨著比賽進行而下降得非常快,不絕於耳的足壇新聞就是指責某名南美球員在球場上散步,有時候,這並不是球員本身紀律性問題,就是體能下降快,該跑的時候真跑不動了。
體能並不是隻有隨著比賽時間越往後才一定會出現問題。
今天米爾沃爾這被冠以“歐洲最強”的王者之師就在豐田杯賽場上,拖垮了博卡青年。
在不停歇的持續奔跑中,米爾沃爾的節奏不降下來,博卡青年跟著這個節奏,3分鍾,5分鍾,連口喘息的機會都沒有,然後,就跟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