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3 好孩子(1 / 3)

奧德裏奇把這一群記者給逗樂了。

倒不是記者沒臉沒皮沒尊嚴。

是被奧德裏奇戳破了心中所想。

他們低頭暗笑。

英足總這三不管地帶會沒貓膩?

鬼才信啊!

尤其現在奧德裏奇又有國家隊主帥的職務,米爾沃爾簽下一名職業聯賽連出場紀錄都沒有的“天才”,英足總居然通過了,雖然表麵上看起來挫折不少,從六月到八月,超過兩個月時間才最終完成,可浸淫足球圈多年的記者,哪個心裏不是明白得一清二楚?

但奧德裏奇的話,還真讓人無法反駁。

米爾沃爾啟動天才條款引進的球員,沒有一個是遭人詬病的。

可這種轉會,用結果去證明,有什麼說服力?

英足總又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大部分記者是來跑新聞湊熱鬧,但也有人是正兒八經關注米爾沃爾的,大衛-米勒肯定就是其中一個。

米爾沃爾是全歐洲豪強的公敵,對手研究他們,這些年的成功,讓足球圈之外的人士也研究起了米爾沃爾,比如劍橋商學院。

在足球經濟大環境處於有崩潰危機的背景下,大多數球隊都是靠外部渠道獲得發展資本,就連皇馬都不例外,弗洛倫蒂諾上台時,皇馬背負著近三億的債務,現在,皇馬在計劃出售土地換取發展資金,那是西班牙官商合作的另類體現,但本質上與一些家族式管理的球隊,靠資本家投資發展沒有區別,隻不過是投資方身份不同而已。

而像米爾沃爾,曼聯,這種自給自足還能賺錢的俱樂部,就顯得格外引人關注。

米爾沃爾七年的足球技戰術風格轉變已經被無數人剖析研究過了,籠統地說就是一步一步變強,走的是務實路線,從防守反擊到陣地戰,再到去強隊客場也敢壓迫進攻這樣一個曲線成長,從弱變強。

而米爾沃爾的俱樂部商業發展,也開始被行內人士,或經濟學者進行研究。

優秀的青訓帶來競技的穩定,還能帶來豐厚的回報,降低了俱樂部發展成本。

商業化瘋狂地掠奪足球市場。

米爾沃爾的經營成功,被列為是90年代初阿賈克斯青訓體係與曼聯商業化結合的產物,兩者相輔相成共同促進,產生了更積極的化學反應。

大衛-米勒卻不認同劍橋商學院發表的文章,看起來商學院的教授做了大量工作調研,發布了一份總結性的報告。

可還是那句話,這是用結果去反證過程,沒有意義。

優秀的青訓,什麼樣是優秀的青訓呢?

光有好教練足夠嗎?

肯定不夠。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沒有天才苗子,光靠教練點石成金嗎?

在大衛-米勒眼中,他認為米爾沃爾的成功,最重要的一點是靈活變通。

有很多球隊的發展大計是很死板的。

要青訓,那就青訓一條路走到黑,當青訓產品失敗再失敗,失敗到了主席下台,老板欲哭無淚的時候,才會幡然醒悟。

而有的球隊則一味砸錢,也無法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米爾沃爾的靈活之處在於,杜絕隱患!

強扭的瓜不甜,有很多球隊的主力在堅定地要離隊時卻被球隊強行留下,結果呢?絕大多數是一個雙輸的結果,球隊內部有了矛盾,戰績受到影響,球隊也錯過了將球員出售實現利益最大化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