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9 剛剛開始(2 / 3)

“利物浦剛追回一球,結果後防又遭重創!3:1,這場比賽太好看了,上半場沒打完,已經有四個進球出現!”

球迷有福,利物浦的球員卻心底百味雜陳。

這怎麼搞?

千辛萬苦進一個,對方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迅速進一個。

奧德裏奇對第三個進球到來一點兒也不意外,他朝克林斯曼挑了挑眉毛。

皮爾洛哪怕不碰球,他的威脅,就能吸引利物浦分兵投入防守。

一般而言,頂級強隊進攻點會分布均勻,要利用場地寬度的話,邊路進攻必不可少,像曼聯那種兩翼齊飛,阿森納的邊路反擊等等,這都是利用場地寬度撕開對手防線的一種策略,讓對手防守陣型間隔無形中會擴大。

而米爾沃爾因為有拖後組織皮爾洛的存在,中路進攻的威脅無法忽視,也因此,很多球隊麵對米爾沃爾,都要打五中場,傳統的兩個邊前衛,中前衛,雙後腰,既壓縮空間,也能騷擾皮爾洛的組織。

這種防守是以犧牲進攻為代價的,隻剩下一名單前鋒。

利物浦不願意犧牲鋒線上的進攻,又想限製皮爾洛,他們做的還不錯,皮爾洛今天就很少拿球組織。

但米爾沃爾不是離開皮爾洛的組織就不會踢球的球隊,不然,怎能稱霸?

簡單直接的邊路進攻,邊後衛往前衝,威脅更加直觀有效。

霍利爾看到球隊的第三個丟球,發覺自己好像犯了一個膚淺的錯誤。

他思考出了如何限製米爾沃爾創造源泉的對策,那是米爾沃爾進攻變化多端的根基,指揮官皮爾洛!

可是,米爾沃爾的破解方式幾乎都不用奧德裏奇去思考。

利物浦隻是讓米爾沃爾無法打出複雜多變的進攻配合。

可暴露出空當,讓米爾沃爾可以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擊敗利物浦。

利物浦邊路防守不力,米爾沃爾就用兩條邊路的衝擊撕開利物浦的防線,讚布羅塔與施奈德連番衝擊,威脅有目共睹。

霍利爾站起身走到場邊,不得不認命。

不犧牲進攻加強防守,打米爾沃爾就是找死啊,思來想去,能限製住米爾沃爾一點,但根本限製不住所有進攻點。

慈善盾,犯不著提前換人,免得打擊球員引起內部矛盾,霍利爾隻是讓赫斯基,斯米切爾位置同時後撤,加強中場防守,傑拉德和墨菲可以更多的協防邊路。

在利物浦調整變化沒完成之前,米爾沃爾在上半場結束前再進一球!

內德維德帶球殺入禁區被哈曼和海皮亞包夾後摔倒在地,主裁判判罰哈曼從後絆倒了內德維德,給了米爾沃爾一個點球。

拉爾森操刀命中,米爾沃爾上半場便鎖定勝局。

4:1

半場結束時,看台上的威爾士球迷主動給兩隊鼓掌,別的不說,進球多,買票進場看球值了。

慈善盾換人名額多,奧德裏奇看到上半場最後幾分鍾利物浦的改變,想了想,決定勾引勾引紅軍。

下半場雙方回到場上。

“米爾沃爾上半場取得了4:1的巨大領先優勢,霍爾認為勝券在握,決定米爾沃爾半場就換下五名主力球員,不知利物浦看到米爾沃爾這樣大規模的換人會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