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隊上半場暴露出來的問題有很多,守不穩,攻不銳,沃勒爾即便看得出來是戰術大框架有問題,卻也不能在中場休息短短時間內做出極端變化,越是大動作的改變,反而可能引發大混亂。
英格蘭不要臉地打防反,德國隊有什麼招?
沒!
德國隊無法讓英格蘭改變比賽姿態,主動壓迫性地攻出來,他們來打反擊,現在德國隊三球落後,他們也沒別的選擇,隻能進攻,否則,舉手投降嗎?
沃勒爾在攻防兩端都有所調整,三後衛不協防邊路,若然再被英格蘭從邊路打反擊,而邊路的施奈德和伯梅回不到位,三後衛扼守禁區,放任對方邊路傳中,英格蘭並沒有高中鋒,隻要不是漏人漏點,純搶頭球或攔截地麵傳中,德國隊三後衛之間的空當會很小。
進攻端揚克爾回撤,在前腰線吸引巴特,緩解代斯勒的壓力。
沃勒爾滿心以為這樣的調整,攻防質量會有所提升,可是下半場一開始,不到5分鍾,英格蘭又給予了德國隊沉重的打擊。
巴拉克在中場帶球向前,斯科爾斯對他死纏爛打,不得不出球的情況下,巴拉克把球傳向邊路的伯梅,伯梅剛接到球,不但有小貝貼身逼搶,麥克馬納曼也來幫忙,小貝合理衝撞擠開伯梅,麥克馬納曼斷球拉球轉身,轉過身來之後便是一腳斜傳中路,斯科爾斯從巴拉克身邊轉身向前衝,巴拉克再轉身,儼然慢了一拍,但還有的追。
誰知斯科爾斯停球帶了一步便是一腳直塞,皮球從沃恩斯與諾沃特尼中間穿過,歐文先一步已經啟動,沃恩斯舉手示意邊裁對方越位,邊裁卻沿著邊線一路向德國隊禁區方向跑,手中的旗一直沒有舉起來。
追風少年帶球大步流星殺入禁區,不等卡恩出擊便是一腳抽射,皮球直鑽球門遠角的死角,打在門柱內側彈入了球門中。
“歐文梅開二度!英格蘭隊在中場搶斷成功後通過兩腳傳遞就創造出了歐文的單刀!速度快得讓人反應不及啊,英格蘭今天簡直是把反擊打得出神入化了!”
沃勒爾麵無表情,微微低頭回憶英格蘭隊下半場開始後的陣型。
有了變化!
施奈德站在原地望著自家大門,就連卡恩也都沮喪無比。
他很想告訴隊友,英格蘭下半場與上半場的戰術打法改變了。
上半場是純反擊,讓德國隊把進攻陣型壓上去後,營造出大片反擊空間,然後快速推進打穿德國隊的防線。
而下半場,英格蘭隊後場陣型前移,壓縮了中場空間,采取就地瘋狂逼搶,搶斷成功後立即發動反擊,基本上斷球成功到進攻打到最前端,就在3秒之內。
剛才麥克馬納曼的傳球,斯科爾斯的直塞,可能就是2秒的時間。
施奈德心中苦笑,不知道是不是天意。
沃勒爾中場的調整,反而正合英格蘭的心意,揚克爾回撤,鋒線上就一名前鋒,加強中場組織與配合,可德國隊想在英格蘭壓縮中場瘋狂逼搶的情況下打出連續一腳出球的配合,實在太難了,應對英格蘭這種逼搶戰術,處理球不但要冷靜,還要果斷迅速,說白了,就是打快,對方搶得快,搶得凶,你就要出球更快,尤其是轉移球,迅速遠離對方逼搶的重點區域,這才能將進攻推進到最前線,也有一種最簡單的方法,那就是直接打對方後衛線的身後,那裏的區域比上半場擴大了很多。
0:4!
英格蘭教練席這邊,教練組的成員都瘋狂了,除了克林斯曼的慶祝比較克製之外,簡森在歐文梅開二度之後直接衝過來擁抱了奧德裏奇,笑容頗為張揚。
奧德裏奇則笑得略顯內斂,但給人感覺更加自豪。
英格蘭,下半場祭出了另一件法寶,那就是瘋狂逼搶!
反擊歸反擊,反擊可以從門將位置發起,而瘋狂逼搶則重點是在中場,限製對手的進攻組織,在這個基礎上,搭配成熟默契的反擊,威力更大!
有很多人詬病英格蘭流於工兵化。
這不假,也是事實。
奧德裏奇從來沒抱怨過這個,即便曾經也惋惜過像小雷德克納普被傷病毀掉使得英格蘭這一時期缺少了一位可堪大用的人才,但現實就是現實,你必須接受。
抱怨,除了負麵影響之外,沒有任何積極意義。
但工兵也有工兵的用處,用得好,一樣很有威力。
足球世界,殊途同歸,存在既是合理。
既然工兵型球員能效力頂級球隊,自然有其自身的優勢。
充沛的體能,活動範圍大,一定的防守對抗能力等等,怎能說完全沒有用武之地呢?
要讓英格蘭踢出藝術感,球員能變成莫紮特,奧德裏奇做不到。
但他能做的就是揚長避短,盡管打造的這套4321有著先天不足,那就是攻堅的無力,可能把防守反擊的威力發揮到極致,奧德裏奇便也滿足了,古往今來,沒有教練能調教出一支進攻無堅不摧,防守固若金湯集合一體的球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