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內,教練組所有人凝視著坐在長桌頂端陷入沉思的奧德裏奇。
很多人麵露不解。
英格蘭是打單前鋒,歐文是不二人選,在英格蘭以防守反擊為大框架的體係中,歐文的速度,跑位,射術能夠發揮到極致。
就像你不可能找到一個小貝的替身,想給歐文找一個替身,也不可能!
特點相似的,能力不足。
特點不同的,技戰術體係與球員特點有衝突,相互抵消,比如赫斯基,赫斯基能當支點,可英格蘭隊需要的是攻城拔寨第一線奮勇殺敵的射手!
麥克馬納曼,斯科爾斯,歐文,三人的特點相互捏合,相輔相成,這套及戰術體係是量身定做的,三人少了誰,換個替補上去,威力都將大打折扣。
可是沒辦法,英格蘭隊的人才儲備就這些,不用赫斯基,還能用誰?
奧德裏奇在沉思時想到了很多事情。
想起了自己幼稚地在英格蘭國家隊打算打造兩套技戰術體係以失敗告終。
想到了曆史中英格蘭隊大賽落後時用毫無新意的長傳衝吊邊路傳中來苟延殘喘。
想到了大多數世界杯冠軍在當屆賽事中的穩定以及戰術思路統一。
執教米爾沃爾八年,無論是自己經曆的,還是親眼見證別人的,奧德裏奇心中都明白,越是在關鍵時刻,越不能搖擺不定,而且不能心存麵麵俱到的盤算。
你算不到,算不準,也沒有圓滿全備的資本!
世界杯到底是什麼?
說白了就是參賽隊伍最少踢3場球,最多踢7場球的國際大賽。
在3-7場球的比賽中,單純的技戰術對碰不會多麼眼花繚亂,先是以穩為主,其次各支參賽隊都會盡可能地發揮自身的強處,臨場再變,隻會自亂陣腳。
所以英格蘭這些前鋒中,除了歐文,奧德裏奇想不出換上其他人能有什麼效果,甚至像赫斯基這種特點突出的前鋒,換上去,會給隊友們製造思維混亂,從而影響他們本身成熟的技戰術體係發揮。
至於其他前鋒,既然奧德裏奇不指望他們,那麼帶不帶他們也都無所謂了。
真到了歐文無法上場時,他寧願用喬-科爾上去改打無鋒陣,至少技戰術體係的精髓是完全可以打這無鋒陣,若然其他人再出問題,奧德裏奇也就不再多想,歸結於一點:英格蘭沒世界杯的命。
他要斷了自己臨場指揮調兵遣將改變技戰術體係的可能性,有時候,越變越亂,反而堅持自我才有可能發生奇跡。
不過23人名單,終究要湊夠23人才行,這最後一人該帶上誰,奧德裏奇閉目沉思,不得不說,去打世界杯,也是他個人執教生涯將來不可能忽視掉的一段曆史,那麼,他要在這個時候盡可能留下一些值得後人津津樂道的事跡,算是給自己預備一塊遮羞布吧,即便英格蘭表現不佳,他在國家隊主帥位置上,起碼有點兒功勞。
提拔新人的功勞!
蘭帕德,阿什利-科爾,費迪南德,都是他扶上位的,還有現在的特裏。
最後一個人選,他打算讓再讓他少帥“慧眼識珠”的功勞簿上多添一筆,好歹這人將來的確是三獅軍團為數不多可以指望的人。
當奧德裏奇把最後一個國家隊人選敲定後,會議室一片寂靜之聲,同僚們神色各異,有人想要反對,但想了想後又作罷,他們也都想到,世界杯其實就是3場球到7場球的賽事,有很多球員都隨隊參加世界杯,但很多球員卻沒有機會在世界杯上登場亮相,跑龍套角色並不少,被人遺忘。
敲定大名單,會議解散,將由英足總將這份大名單遞交給韓日世界杯組委會。
“尤爾根,請留步,有件事我們需要談一談。”
其他人收拾好桌上的文件便起身離去,奧德裏奇出言將克林斯曼留下。
克林斯曼不知道奧德裏奇找他要談什麼,於是待會議室隻剩下他兩人後,克林斯曼笑問道:“奧德裏奇,有什麼事?”
奧德裏奇表情嚴肅,令克林斯曼意識到他們所談之事不一般。
“對於未來,尤爾根,你有什麼計劃嗎?”
奧德裏奇的問題讓克林斯曼一愣,多年交情,克林斯曼也不藏著掖著,坦然道:“實不相瞞,世界杯之後,我打算辭職,我想回德國找找機會,當主教練,米爾沃爾並沒有給我開出新的合同,也許是時間沒到,不過,就算俱樂部開出合同,我也會拒絕,奧德裏奇,這些年,我在米爾沃爾過的很愉快,學到了很多,尤其從你身上,讓我受益匪淺,這會是我未來執教的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