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7 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存在(1 / 3)

貝爾薩比之前看起來更加焦躁,在思索著如何扳平比分。

比賽,才隻是打了25分鍾。

他不可能換人,但是,貝隆卻表現得糟糕透頂。

3313.

唯獨這個1,就是最重要的。

貝爾薩把寶押在了貝隆身上,艾馬爾身上,放棄了裏克爾梅,盡管,節奏更慢的裏克爾梅即便在場上,恐怕表現得也不會太理想。

因為英格蘭隊不要臉,對,貝爾薩眼中,英格蘭隊就是不要臉。

拋棄了現代足球鼻祖的尊嚴,比賽沒打,氣勢先弱三分,因為他們主動退避,做那些通常隻有弱隊才會擺出的密集防守。

貝隆是前有巴特,後有斯科爾斯,都是他在曼聯的隊友,在狹小範圍內被限製得毫無作為,這也是為什麼阿根廷打來打去,隻能在邊路轉圈的原因,缺少了貝隆給鋒線輸送炮彈,阿根廷的攻勢毫無威脅,巴蒂獨木難支,光讓他去搶高球,戰神如何發威?

在貝爾薩蹲下來思索變招時,奧德裏奇已經與教練組,球員們慶祝過了。

此時,他依舊雙手負在身後,昂首挺胸地站在場邊,紋絲不動。

這場貝爾薩與奧德裏奇的對決,從場邊兩位主帥的肢體動作來看,貝爾薩更顯得焦慮,而奧德裏奇,有著與他外貌不相符的老謀深算味道。

馬丁-泰勒,安迪-格雷,還有萊因克爾已經開始回味點評剛才的進球,頭號球星小貝自然得到了很多讚賞,他們認為小貝在麵對阿根廷打進了第一個進球,無比關鍵的進球,代表著小貝的複仇,小貝在跌倒的地方又重新爬了起來。

“加裏,你剛才說讓人想起了74年世界杯決賽,什麼意思?”

“我看到阿什利-科爾的跑位,還有他給大衛的助攻,這一幕十分震撼,就想起了那經典的74年決賽,當然,英格蘭像是德國,而阿根廷,卻不像荷蘭,他們比荷蘭弱太多了。”

“為什麼呢?”

“因為阿什利-科爾啊,他......”

口才不錯,解說時妙語連珠的萊因克爾說到這裏反而說不下去了,因為他不知道該如何描述阿什利-科爾剛才在進攻中的作用。

這是一個詭異的現象。

說不清,道不明,千頭萬緒,如鯁在喉。

阿根廷重新開球後主動把節奏放慢,要緩一緩丟球的打擊,也算是給貝爾薩爭取臨場應變的時間,25分鍾,是個人都看得出來,英格蘭雖然擺出一副縮頭烏龜的架勢,可人家從龜殼裏露頭張口那一下,真能咬死人!

如同萊因克爾那般無法將剛才目睹英格蘭進攻的精妙之處宣之於口的,還有很多想到此處的頂級教頭。

奧德裏奇扭頭看了眼蹲在場邊神情凝重的貝爾薩。

戰術大師?

是不是大師,無所謂。

可既然在這裏相遇,你至少拿出點兒讓人信服的本事吧。

進攻進攻再進攻,瘋子貝爾薩。

似乎其他教頭都不懂得進攻。

可你進攻進攻再進攻,不進球,被對手隻用密集防守就限製住了,再如瘋如魔又如何?不照樣灰頭土臉?

高舉進攻大旗仿佛在宣揚激情浪漫足球美學。

真有點兒小瞧人了。

能不能激情,能不能浪漫,不是主教練說的算!

這一點,奧德裏奇在18歲執教米爾沃爾那天就想明白了,也是他上輩子經驗,這輩子四處遊曆學習總結出來的。

米爾沃爾一開始防反,8年後,麵對西甲雙雄,如果還打防反,肯定能打得對方毫無脾氣,可奧德裏奇還是主動進攻,不怕丟球,為什麼?因為米爾沃爾已經有了碾壓對手的資本,丟球?丟球算什麼?我就是能比你進的多!

可現在的阿根廷,沒有這樣的資本,絕對沒有!

打個尼日利亞都要靠定位球破門,運動戰除了遠射之外基本無威脅,再來打英格蘭,還是這麼打,奧德裏奇眼中,不是貝爾薩瘋了,是他小看了天下梟雄。

我,奧德裏奇-霍爾,8年輝煌,豈是浪得虛名?

本場比賽,奧德裏奇的排兵布陣看似沒有變化,因為本身陣型就是死的,無意義的,但在戰術安排上,拿捏住了對方的七寸。

限製住貝隆,阿根廷的進攻就隻能走邊路。

奧特加,岡薩雷斯,有一己之力爆掉英格蘭邊路防守的能力嗎?特別是在英格蘭密集防守,除了巴特之外,旁邊還有小貝與蘭帕德主動協防邊路的情況下。

既然沒有,那麼索林和薩內蒂就要助攻上來。

這助攻上來後,衍生的問題是,奧特加和岡薩雷斯,在邊鋒轉前鋒的靈活性上有缺陷。

假如這兩人是米爾沃爾的亨利,拉爾森,或是克洛澤,阿根廷最起碼鋒線威力將提升數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