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獅:黎明前夕》首映禮,奧德裏奇攜家人一同觀看了影片。
還別說,加農拍出來的電影劇情以及特效渲染極為震撼。
影片一開始便是七八十年代的倫敦老城區,厄爾飾演主人翁奧德裏奇的童年形象,在一個陰冷潮濕的巷口目睹了一場比賽過後足球流氓之間的群毆。
一臉平靜的小孩子眼神清澈,喧囂漸逝,隻聽他口中哼起了一個輕緩的調調。
影片場景變幻,這音樂調子卻越來越清晰,最終在“穿梭時空”中變得嘹亮,高亢,最終與獅穴球場內上萬米爾沃爾球迷高唱的歌謠融彙在一起。
“沒有人喜歡我們,無所謂......”
那是狂獅的隊歌,場景也是米爾沃爾在英甲沉浮的時代背景。
接下來便是飾演奧德裏奇的大衛-田納特登場亮相,電影劇情脈絡圍繞在米爾沃爾球迷幾位不同職業代表人物,俱樂部未來,球隊建設,霍爾家族入主米爾沃爾之間展開。
奧德裏奇對影片讚不絕口,因為加農的確拍出了一部純正意義上的足球大片,種種元素都以足球為基礎去發展,從球迷,球隊,球員,折射出的影響力,牽動人心,而影片的劇情走勢,先抑後揚,雖說沒什麼出奇的,就像美國英雄大片,屌絲出場,最後結尾時名揚天下救苦救難那樣。
畢竟是商業片,影片中多次以空中俯拍鏡頭來呈現足球比賽激烈進行時的全場震撼場景,還有球迷慶祝時的瘋狂,球員贏球時的喜悅,主人翁的張揚,淋漓盡致。
而影片結尾時,是以米爾沃爾捧得小三冠王,聯賽,足總杯,歐洲優勝者杯為結點,並在球隊捧杯奪冠時,正式落幕,空白的屏幕上有一行字:米爾沃爾以聯賽冠軍身份,獲得了參加下賽季歐洲冠軍杯的資格,未完待續......
在影片中,像索斯蓋特,內德維德,拉爾森是以真人客串,雖然加起來露臉不到3分鍾,卻足以成為影片的噓頭。
放映室燈光大亮,奧德裏奇站起身來鼓掌,不少前來參加首映禮的觀眾也一同鼓掌。
奧德裏奇朝身邊的加農笑道:“丹尼,說實話,影片比我想象中拍得好。特別是當米爾沃爾奪冠那一刻的劇情,酒吧內,電視機前,計程車內的司機,還有現場數萬球迷,那麼一瞬間的寧靜,之後爆發出的震撼瘋狂,這他-媽就是該死的足球!”
加農笑道:“我現在唯一擔心的是票房。”
“要是虧了,我給你補回來啊,哈哈。”
米爾沃爾前來參加首映禮的幾位球員紛紛與奧德裏奇打招呼,然後相繼離去,小羅最後跑過來朝奧德裏奇問道:“頭兒,我能去拍電影嗎?”
即便奧德裏奇已經卸任主帥一職,但小羅還是稱呼他“頭兒”。
“你去哪裏拍電影?”
“就是身邊這位啊。”
奧德裏奇扭頭望向加農,不解地問道:“你想要讓他真人演出下一部?他哪有時間?客串一兩個鏡頭還行。”
加農連忙解釋道:“不,我正要跟你說這個呢,第二部影片的背景選定狂獅98年到02年之間,但我想以球員為主角,命名為狂獅:一球成名。以米爾沃爾98年夏天流失半隊主力為開端,然後一個虛構的球員追尋足球夢想被米爾沃爾所賞識,這個球員的創作原型,參考的是他,而並非讓他來主演。”
小羅想來早已明白其中緣由,剛才隻是跟奧德裏奇鬧著玩,此時哈哈笑道:“可惜我已經長大了,回不到17歲的模樣了,不然,我親自出演不是更好?”
奧德裏奇聞言一笑,揶揄道:“你真長大了?能不能別換女朋友那麼勤快?”
“這算什麼?有關係嗎?馬拉多納,貝利......”
“靠,私生活別學他們,不是什麼好榜樣。總之,你要是真長大了,就時刻謹守作為職業球員的底線,別讓私生活耽誤了本職工作。”
“嗯,放心吧。對了,頭兒,最近球隊......”
小羅看起來是想和奧德裏奇聊聊米爾沃爾更衣室的事情,不過奧德裏奇表情鄭重地伸手撫在他肩上,語重心長道:“你知道我們是豪門,外界對豪門有著近乎殘酷的要求,有時候要學會無視,冷靜地判斷事實,團隊利益永遠是第一位,有困難很正常,不是嗎?我們以前也遇到過這樣或那樣的困難,與大家一起努力度過困難的日子,未來的成功才顯得更加彌足珍貴。”
小羅鄭重地點點頭,也不再說什麼,臨走前低頭看了眼一直抬頭仰視他的厄爾,抬起拳頭跟厄爾做了一個對拳的動作。
......
盡管周中米爾沃爾沒能在主場拿下AC米蘭,但在周末的聯賽中,米爾沃爾坐鎮主場2:0送走了伯明翰。
不好的消息是亨利受傷了。
可是對於米爾沃爾周中戰平AC米蘭,周末戰勝伯明翰,艦隊街仍舊發出了一些批評的聲音。
有的媒體就是單純要惹是生非,而有的媒體則是吹毛求疵,也隻有像大衛-米勒發出的專欄文章論點比較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