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9 鋒王爭輝(1 / 2)

一場雞肋的歐洲超級杯,卻在每一分鍾對米爾沃爾的新人進行思想衝擊與心靈洗禮。

德羅西與阿隆索原本以為自己本賽季上位是實至名歸,聯賽中表現還算可以,即便打布萊克本那場比賽後防線丟了三球,他們可以找理由安慰自己:球隊輪換了,米爾沃爾進攻質量下降,以攻代守的作用被削弱。

可這場比賽,麵對AC米蘭,他們才知道自己的想法多麼可笑。

莫說距離世界級有多遠,他們連一流水平的位置都沒有站穩!

連丟兩球,激起了他們更旺盛的鬥誌,也迫使他們更加冷靜地去麵對正在發生的一切!

沒時間去懊惱,沮喪,若沉浸在負麵情緒中,自我失控,這場比賽就完了,也許米爾沃爾丟掉的是一個雞肋冠軍,可說不定他們在球隊的未來,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當AC米蘭試圖故技重施再用遠距離直傳打爆米爾沃爾的防線時,他們發現之前那一套行不通了。

內斯塔,索斯蓋特,德羅西,阿隆索,四防二要是防不住,那米爾沃爾幹脆繳械投降算了。

事實證明奧德裏奇的決斷是正確的。

丟棄後腰線的攔截。

因為沒用!

留著後腰在後腰線,去攔截誰?

皮爾洛若是能從中後場帶球殺上來,內德維德,施奈德,阿什利-科爾,難道還回防不到位?

西多夫,魯伊科斯塔盡管起始位置要靠前一些,可不踏入前腰線,他們的威脅,終究是傳球,而不是一對一突破,米爾沃爾還是沒有攔截目標。

既然沒有需要攔截的對象,幹嘛還要留一個後腰在那裏?

假如AC米蘭轉為中場三大10號向前推進,他們的速度並不快!

皮爾洛能上來,內德維德必然能回撤到後腰線,西多夫與魯伊科斯塔若是能推進到前腰線,米爾沃爾的兩個邊後衛,也肯定有一個能回撤到禁區前。

雙方攻勢如潮,AC米蘭經驗老道的防守線沒有再給米爾沃爾邊路風暴席卷肆虐的機會,米爾沃爾這邊調整了防守策略,以後腰線回撤後衛線作為彌補,破壞了AC米蘭想要再度百步穿楊的如意算盤。

安切洛蒂看著米爾沃爾那時而狼狽或混亂的後衛線防守,暗自琢磨,忽然想到:這其實就是3後衛嘛!

3後衛加後腰,第一時間防守對方反擊的策略,如果AC米蘭打不出速度,米爾沃爾的中前場球員回撤,則能重新逐步調整為4後衛2後腰的防守陣型。

別看比分領先,安切洛蒂對奧德裏奇還是很佩服的。

這位少帥不按常理出牌是出了名的,如果米爾沃爾是意甲的球隊,恐怕意大利媒體的臉又要被打得發紫發腫。

為啥?

這些年一直強調碰到米爾沃爾,不要打3後衛,不要3後衛了,那是找死。

可米爾沃爾反而最薄弱環節,最危險時刻,就是呈現出了3後衛的防守態勢。

安切洛蒂若有所思地看著德羅西,再看了看加圖索。

奧德裏奇用人,果然是因人而異!

德羅西能兼顧後衛線,可以自由切換到後衛角色,身板和技術特點看起來都行,高度也不差,可是,加圖索不行,加圖索的身高就是天然劣勢,因此,德羅西並不是接班加圖索,盡管位置上看上去相同,可在球員使用上,奧德裏奇還是會根據球員特點來重新製定戰術體係的變化。

比分領先,安切洛蒂心態不免有些安逸,還能在琢磨這些玩意。

而場上的米爾沃爾眾將,可不願被AC米蘭輕易擊敗!

邊路風暴隻是一個基礎,是一個很簡單的套路,在簡單的基礎上去孕育更多變化,才是米爾沃爾攻勢足球的哲學。

第34分鍾,從4分鍾前,亨利就與拉爾森換位,拉爾森頂在中鋒位置,亨利拉邊,第一次進攻並沒有收到很好的效果,拉爾森同樣在試圖往禁區內衝擊時被馬爾蒂尼攔截。

AC米蘭並沒有意識到這個變化隻是第一步而已。

當施奈德與亨利在右邊路通過中場後,亨利突然將球回傳給了阿隆索,後者一腳出球,進攻轉移向左路!

小羅得球,阿什利-科爾飛速內切禁區肋部,看上去是想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

當小羅過掉皮爾洛後,加圖索按照以往習慣,皮爾洛當移動人牆,他在後麵突然上搶,可是,他大概忘了,小羅在過去很多年,在隊內小組訓練對抗賽時,對手就有加圖索!

他當然知道加圖索會在什麼時候出現,所以,他過皮爾洛時,反而將球往外線盤帶,使得加圖索來搶斷時距離變遠,給了小羅更多時間去做下一個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