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1 群星閃耀(1 / 3)

無論一支球隊以什麼樣的方式來控製比賽,進攻,防守,組織,團隊配合,散兵遊勇單兵肆虐等等,有一個支撐控製比賽的基礎不會改變:體能。

不可能主宰一方場均跑動9千米,而對手交出了團隊人均1.1萬米的成績單後還被對手完全掌控比賽。

球場本身才多大?

球門到球門,才100米左右,而球員衝刺,也不是從底線到底線,加上各個位置的球員負責區域不同,跑動範圍又要縮小一些。

假如我能比你場均跑動多兩千米,哪怕平均在比賽各個時間段中,帶來的衝擊,進行的對抗,是非常恐怖的,即便你技術能力再強,多付出的跑動就能拉近實力差距,因為多跑動,就意味著覆蓋範圍更大,相對的壓縮對手空間就更小。

米爾沃爾整體的體能是不會比AC米蘭差的。

可是,米爾沃爾在一個重新打造的階段,因此球員在跑動中會有很多“無效跑動”。

這種“無效跑動”的產生,就是全隊磨合,技戰術體係運轉是否成熟所影響的。

在今天這場比賽中,最直觀的就是,阿什利-科爾與施奈德在邊路反複來回衝刺,但有些衝刺是沒有效率的,源自他們在扮演新角色,承擔新任務時還無法與整個團隊融合默契,這也需要大量比賽積累經驗來臻至完美。

還有一點則是球隊大腦的差距。

本來還不明顯,可是仔細對比阿隆索與皮爾洛的組織作用發揮,這一點就高下立判了。

有一個優秀的組織大腦,帶動全隊,可以讓球隊大量減少“無效跑動”,令絕大多數進攻都打出效率,成與不成是其次,至少,可以看到隊友跑動都有非常強烈的戰術作用。

而阿隆索在組織上,還停留在力爭“組織效率”的階段上,也就是在高速串聯球隊整個進攻體係,頻繁不斷地向兩翼出球,看到空當就恨不得立刻將球傳過去,讓隊友利用空當,然後去打一次有威脅的進攻,也試圖像AC米蘭的幾個10號球員那樣進行中遠距離的長傳滲透。

奧德裏奇眼中比賽開始要失控,便是源自米爾沃爾邊後衛的體能開始出現問題,問題一方麵是自身還不完美,另一方麵則是對手太“狡猾”,皮爾洛掌控節奏的能力肉眼很難看出來,但是他通過大量的中長距離與隊友配合傳球,迫使米爾沃爾的邊路球員來回奔跑,積累到一定程度,局勢就會被扭轉,優劣勢也自然而然體現出來。

時間還不到70分鍾,可奧德裏奇已經打算換人,隻希望施奈德與阿什利-科爾最後釋放一下。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

AC米蘭強大的中場組織體係開始利用米爾沃爾邊路防守下降的弱點,不隻是邊後衛,小羅,拉爾森,體能也開始下降得明顯了。

而AC米蘭之前那並沒有優勢的“爆發力”,現在隱隱能夠抗衡對手。

第72分鍾,AC米蘭在中場進攻,以非常清晰連貫節奏不溫不火的方式來回傳遞,米爾沃爾邊路球員回防到位時,AC米蘭也將進攻推進到了前腰線。

體能爆發力沒問題時,米爾沃爾可以來回切換,隊友之間聯防互補,可是當爆發力跟不上時,這種協防換位就容易出現破綻。

25歲的卡拉澤成為了邊路的主角,在接應皮爾洛邊路直塞下底後,他又帶球往回走了兩步,內斯塔不得已必須回收禁區,此時該是施奈德頂出來逼搶卡拉澤的,可是施奈德明顯節奏上慢了一拍,明顯沒有加速往卡拉澤那邊補位,剛從前場回來的他,想再次提速,身體在小時間段內已是強弩之末。

而卡拉澤便假作內切之勢,令施奈德回收禁區而露出了禁區線上的空當,卡拉澤故技重施,橫敲禁區弧頂偏左位置,西多夫跟上,一腳爆射轟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