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將帥(1 / 3)

在巴塞羅那夢三橫空出世製霸歐洲之前,足球比賽,哪怕是大賽統計,都不太看重控球率統計。

好比本屆歐洲杯的實時技術統計中,並沒有控球率的數據,假如有,英格蘭隊會讓希臘隊非常難堪。

至於射門方麵的數據,尤其這45分鍾對比西班牙與葡萄牙90分鍾與希臘戰鬥的數據,英格蘭占優是很正常的。

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按照傳統主流的思路在與希臘鬥法,希望在更接近球門的區域裏完成射門,隻有在沒辦法時才搏一搏運氣,說不定來一腳世界波就搞定對手了,這樣的情況下,數據不好看是正常的,甚至可以說輸球,被逼平,也並非沒有道理。

而英格蘭是有準備,有預謀,出乎希臘預料地方式來戰鬥,刷出這樣的數據是情理之中。

數據有時候會騙人,有時候會從側麵描繪比賽形勢,但並不具備決定性意義,關鍵還是要看誰進的球多。

奧德裏奇不追求控球率,傳球次數這些數據,如果能一腳傳球製造威脅,那麼肯定一腳最好,但是麵對希臘,能傳出一腳致命球的球員,英格蘭隊有是有,卻並不多,肯定會被對手重點盯防,而且前鋒少,特別是沒有高中鋒,小貝的邊路傳中在沒有空間的情況下,英格蘭後插上搶點並沒有優勢,所以,那樣的傳球既然是成功率渺茫的,並且會讓對手的戰術構想得逞,幹嘛還要這樣打呢?

而英格蘭刷了N多的傳球次數數據,關鍵點是傳球是否有效率!

就像未來的巴塞羅那,一場比賽如果傳了600腳球,隻打進了2個球,即便算那2個進球的傳球次數加起來是50次,那麼,是不是有550腳傳球都是無效傳球呢?

無效傳球肯定存在,但追求傳控的球隊,必然會將這個無效傳球比例壓縮到能力能達到的最低範圍。

英格蘭隊上半場大部分橫向轉移傳球,除了創造出了遠射的機會,同時也在消耗對手全隊橫向移動防守的體能,在奧德裏奇眼中,這些傳球,沒有製造進球,沒有創造絕佳得分機會,卻全部都是有效的!

在中場休息時,希臘隊更衣室內,雷哈格爾一邊鼓勵球員鬥誌,一邊在思索破局之法。

1個門將,5名後衛。

希臘隊中場與前鋒加起來,5個人。

英格蘭是至少7個人在傳控配合,而且並不進行冒險傳球,站位並不深入希臘隊危險地帶,就在禁區前打遠射!

靠這5個人去跟英格蘭搶球權?

不現實。

希臘隊無法阻擋英格蘭隊進行長時間控球並完成一次遠射的進攻模式。

除非,後衛線上解放出一人來投入進攻。

誰呢?

禁區內的鐵三角不能動,隻能動邊後衛了。

雷哈格爾思及此處又陷入了糾結中。

左邊還是右邊?

他們的左邊,對應的是英格蘭的右路。

的確,放小貝下底的風險,希臘隊可以承受,要是禁區內三名雷打不動的防守球員封死不了歐文接應傳中搶點,那希臘早就在小組賽結束後打道回府了,因為西班牙的華金邊路突破,他們根本擋不住!

可是,雷哈格爾為難之處便在於傑拉德的位置,是有向禁區右側肋部前插的傾向,這個埋伏點,某種意義上使得英格蘭隊左右邊路進攻威脅平衡了。

用傑拉德這步妙棋令希臘隊不敢妄動。

而動右邊後衛呢?

英格蘭隊對應左路,前場進攻的確沒有正印邊路球員,可是,世界杯上大出風頭的左邊後衛阿什利-科爾,這貨空切禁區肋部空當,套邊壓上助攻,雙料威脅不可小覷。

毫不誇張地說,在讚布羅塔離開之後,奧德裏奇用兩年時間,再次打造出一個可以躋身世界前三的左邊後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