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這場歐冠巔峰之戰的場上形勢而論,米爾沃爾宛若高山,進攻時恍如泰山壓頂,壓城欲摧!
而AC米蘭則細如流水,無聲流動中侵蝕對手,當條件成熟時,各條溪流彙聚成河,再發展變化,成為波瀾壯闊的大海,掀起驚濤駭浪,衝擊這座將要被水滴石穿的巍峨高山!
冰冷中詮釋優雅的皮爾洛已經來到了米爾沃爾的後腰線前。
阿隆索,德羅西如臨大敵!
他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因為,在過去兩年,他們從未遇到過對手的中場傳球如此穩定,令他們無從下手,除了扼守最基本的防守要領之外,不敢有別的念頭貿然行動。
在兩年前,米爾沃爾與AC米蘭在歐洲超級杯上有過交鋒。
兩年過去了,阿隆索,德羅西,他們自認自己已經比兩年前更加強大,而AC米蘭的球員則老了,雖然皮爾洛,加圖索還不能以老而論,可33歲的魯伊科斯塔明顯到了日薄西山之時,他們想當然地認為兩年前被AC米蘭打得有些狼狽的畫麵不會出現,可在這一刻,他們才知道,錯了!
絕對錯了!
想錯了的人,不光是他們倆,前場本應回防的球員第一時間去追擊皮爾洛而做出防守錯誤抉擇的球員也都在這一刻驚醒!
老邁的AC米蘭精明如妖,正麵對抗是難擋米爾沃爾的鋒芒,可他們選擇了用更加睿智的方式來擊潰米爾沃爾!
這裏就不得不提AC米蘭除了經典的多位10號球員組成中場之外的鋒線了。
舍甫琴科無需多言,能力天下皆知,克雷斯波則本應有能力達到超一流水準的前鋒,隻可惜,錯誤的職業生涯規劃,使得他毀於頻繁轉會,這個“毀”是一個惋惜與遺憾的感歎,從前能夠達到5500萬歐元轉會身價的球員,肯定是距離“世界第一”很近的,就像某一時期的維埃裏,毫無疑問在某個階段是世界第一中鋒!
隻能說克雷斯波止步於“世界第一”競爭的門檻之外,卻不能說他實力有了大幅度下滑,在現階段還處於一流上層是沒有懸念的,在意甲中出場不穩定,卻還能有10個進球,在進球率偏低的意甲,效率算不錯了,尤其是AC米蘭聯賽進球數本身也才60出頭而已,而他在歐冠中則也有穩定的得分效率。
舍甫琴科與克雷斯波這兩人配合中場進攻時非常冷靜。
他們沒有直接跑去禁區中心等待機會,那種柱式中鋒的跑位風格跟他們無關,假如他們哪怕有一人是直接頂在禁區中心,那麼米爾沃爾麵對這次防守會壓力驟降!
原因在於AC米蘭的聖誕樹陣型,或者說安切洛蒂執教現如今AC米蘭的風格,有一點也是為人詬病的,那就是邊路看似是個短板。
以西多夫為例,你很難想象一個沒有絕對加速度的球員在邊路能夠有怎樣的作為,而缺少邊路的撕扯,對手後防線自然可以從容不迫地集中防守禁區內危險地帶,壓縮這裏的空間。
克雷斯波與舍甫琴科,他倆一左一右,像是兩把尖刀,站在的位置是在禁區前靠邊卻不拉邊的區域內,時刻準備內切!
這就是AC米蘭兩個前鋒聰明的地方!
米爾沃爾的四後衛,幾乎不敢動彈。
邊後衛不能收的過緊,中後衛又不能頂上支援後腰線,一旦動彈,前鋒跑位的幾個可能性,都會抓住米爾沃爾後衛線變化暴露的空當。
可以說舍甫琴科與克雷斯波是以一種“虎視眈眈”的架勢在壓製米爾沃爾的後衛線,從而切割了米爾沃爾的後腰與後衛之間的聯係。
令皮爾洛他們在有限的時間內絕對摧毀米爾沃爾後腰線!
當進攻來到了不得不做出抉擇時,皮爾洛這位冷酷又優雅的大師開始發揮組織天賦,首先,他向將球傳給了前腰偏向右側跑位的魯伊科斯塔。
魯伊科斯塔的位置勢必吸引了德羅西的注意力,德羅西哪怕不失去扼守禁區前中路的屏障作用,但還是要向魯伊科斯塔那一側稍微移動幾步,警惕魯伊科斯塔接球後下一步的抉擇。
魯伊科斯塔一腳出球,又將球傳回給了皮爾洛。
阿隆索是最尷尬的,他不敢上搶,可又無法忽視皮爾洛禁區前前插的作用,實際上,在培養阿隆索的過程中,有部分實戰技術運用,參考的錄像精華中,皮爾洛就是其中一個模板。
他太明白這位狂獅前輩在禁區前的作用了,放任他前衝有遠射角度的話,那將會是災難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