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0 因為是穆裏尼奧啊(1 / 2)

米爾沃爾與切爾西雙方球員同樣鬥誌昂揚地回到球場內,雙方易邊再戰。

穆裏尼奧站在場邊聚精會神,他要觀察米爾沃爾下半場做出的調整。

首先切爾西肯定中場時經過了新一輪的戰術調整,但不能完全依賴於上半場所表現出的內容來作為調整依據。

奧德裏奇是出了名的臨場指揮藝術家,假如不將這一層因素考慮進去,切爾西的調整很可能會出現方向性錯誤。

正因如此,穆裏尼奧必須要有自己的一定“預判”。

這樣的預判一方麵是結合對手特點,也就是他對奧德裏奇排兵布陣臨場調整的特點了解,另一方麵則是根據自身經驗,換了是他自己,在0:2落後時破釜沉舟,又該怎麼辦?

同樣的,奧德裏奇也在關注切爾西下半場的調整。

奧德裏奇雖然覺得切爾西調整的可能性是55開,但也不能妄下斷論。

他心中是有所忌憚的,這個忌憚是穆裏尼奧把功利主義發揮到極致!

假如,切爾西中場換人,把羅本撤下去了呢?

換上一名防守球員,進一步加強防守!

德羅巴在防守端會貢獻的拚搏精神,要完全高過羅本,甚至可以說羅本是有著傳統進攻型天才的通病:不願意防守。

對這樣的羅本們來說:最好的比賽環境莫不如其他隊友防守,他在前場就進攻踢個高興就行。

可這樣的概率還是比較低的。

考慮到羅本上半場精彩的表現,對兩個進球都有不可忽視的貢獻,穆裏尼奧怎麼著也不敢45分鍾就換下羅本吧,那簡直是逼著羅本公然造反!

這可是歐冠決賽!

而且這樣換人的風險太大了,大到了要用主帥一生去下注!

假如換下羅本加強防守最終輸掉了比賽,這個換人,會讓穆裏尼奧一世英名毀於一旦,並且這個恥辱會伴隨一生,絕不可能被抹殺,對他未來的執教生涯會有超乎想象的負麵打擊。

正因賭注太大,所以穆裏尼奧是想都不敢想,隻能壓榨場上切爾西球員的所有精力,盡可能地投入防守,隻要確保不丟球,冠軍獎杯將會降臨斯坦福橋!

當下半場比賽隻進行了3分鍾,奧德裏奇在場邊驀然眼神變得銳利,毫無征兆地露出了一臉獰笑,雖然隻是轉瞬即逝,卻暴露了他內心此刻澎湃的瘋狂念想。

穆裏尼奧!

為什麼?

為什麼?

為什麼你會做出這樣的調整?

場上,切爾西加強了禁區內的防守,馬克萊萊的位置明顯後撤了一些,隨時都可以支援後衛線!

乍眼看去,切爾西把禁區更加圍了個水泄不通。

在當代歐足壇,進攻可以塑造比賽形勢,如米爾沃爾,巴塞羅那的控製型打法,防守也能塑造比賽形勢,如奧德裏奇執教的英格蘭國家隊,雷哈格爾的希臘隊,穆裏尼奧的切爾西,還有在意大利時不時出現的那些強橫超級穩定的強隊,這其實也是控製,但不是對皮球的控製,而是對空間的控製!

在這樣的控製理念下,假如把防區絕對統治,對手在這裏毫無作為,那麼,對方就無法進球得分!

這和控製皮球對手拿不到球權自然無法進攻有異曲同工之妙。

可是切爾西這個調整,簡直是雪中送炭!

為什麼?

米爾沃爾要加強的是中場控製,對方反而加強禁區,可想而知,此消彼長下,米爾沃爾對中場不但會恢複控製,進而有可能打出統治效果!

為什麼?

為什麼?

穆裏尼奧,為什麼?

這瘋狂念想的結尾處,奧德裏奇在心中默默道:穆裏尼奧,為什麼?因為是穆裏尼奧啊!

同一時刻,穆裏尼奧目睹了場上形勢,觀察到米爾沃爾下半場陣型的改變,他眉頭深蹙,下意識地喃喃自語道:“怎麼會?這......”

米爾沃爾弱化了中鋒之後,在陣地戰進攻時,切爾西禁區內沒有米爾沃爾的球員,甚至連禁區中路外圍都看不見威脅點!

依照穆裏尼奧對奧德裏奇的臨場指揮了解。

這個時候,應該是發揮變鋒威力的時候,或者,帶刀侍衛上前立功!

像這樣“不進反退”的打法,奧德裏奇從未在關鍵比賽的落後情況下使用過!

場上切爾西球員倒是沒有太多想法,尤其是後衛線上的防守球員,沒有了盯人目標,自己的防區絕對安全,看上去情況非常安逸。

但在中場呢?則是另一幅畫麵了。

卡卡,小羅,阿隆索,德羅西,加上邊後衛上前策應,邊鋒拉開場地寬度,米爾沃爾集中在中場進行快速流暢地一腳傳球,切爾西球員根本沒機會碰球,連犯規的機會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