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1 / 3)

光陰荏苒,轉眼間初夏來臨。蔡老先生雖說三個月不曾

聽到泉州府有什麼風聲,卻仍然放心不下。蔡家在漳州的

“怡盛”店擴大門麵,泉州的醬油鋪悄悄歇業,舉家遷往漳

州。蔡老先生又買下“怡盛”店後的幾間房屋,杏香母女也

離開枋尾村,居住在店後。莊牛還是跟在蔡老先生身邊。

蔡玉明在父親的督促下,白日讀書,夜晚練功。蔡玉明

自幼聰穎,私塾先生在時,私下常誇蔡玉明。蔡老先生見兒

子長大成人,指望他能中科舉,耀祖光宗,望子成龍之心更

為迫切。

這一日,一位白發蒼蒼、鶴發童顏的老人前來拜訪蔡老

先生,蔡老先生一見此人,連忙迎上前挽住老叟哈哈笑道:

“黃先生,今日什麼風將你刮來?”

“得知先生舉家遷至漳州,老夫路過此處,專來慶

賀。

“黃先生從老家南安來?”

“回南安文鬥村小住幾日。”

“黃先生八十八高壽,身板硬朗,步履矯健,真是有福

之人!”

蔡老先生接過老人的竹拐杖,搬椅泡茶,拿出泉州“源

和堂”果脯蜜餞招待。蔡老先生為何這般敬重這老叟呢?原來老人是泉州民間有名的學問家,姓黃名課,予思遜,號柏

山主人。他長於方言音韻研究,著有《彙音妙悟》一書,此書

對閩南人讀書識字學官話頗有裨益,在漳泉一帶流傳甚廣。

蔡玉明的書案上,便有此書。此公不僅精於音韻,對書畫琴

棋皆有造詣。奇的是他不曾拜過名師,全靠自學,三十歲便

著書立說。黃謙家居蔡家在泉州的“怡豐”店旁,蔡老先生

對他極為欽佩。

“黃先生,您是八子八高壽的老人,為何不辭辛苦,進

到漳州城?”

“收集一些泉州名人的字畫。我都是坐轎趕路,不要

緊。”

“先生現居漳州何處?”

“南山寺。”

蔡老先生知道黃謙與南山寺的慧靈法師是詩友。

“家中可好?”黃謙樂嗬嗬地問道。

“好好,犬子在書房讀書,先生學問高深,望能指點指

點。”

“去看看。老髦昏聵之人,談不上指點。”老人緩緩地

站起,蔡老先生連忙遞過龍頭拐杖,引著他進到後屋。

蔡老先生來到蔡玉明的書房,敲門喊道:“明兒!”

無人答應。蔡老先生推開房門,屋內空蕩蕩的,哪有蔡

玉明的影子?

“這孩子跑到哪裏了?”蔡老先生皺著眉頭說道。後院

傳來人聲,蔡老先生猜想兒子在那兒,又領著黃謙沿照壁過

了二道門到後院。兩人方要進院門,黃謙拉住蔡老先生避到門邊,說道:“別驚動他倆,咱瞧瞧他們的功夫。”

院子挺寬闊,四周都是磚砌的牆。沿牆種著一溜美人

蕉,一排刀槍戟鈀等兵器豎在院子的右側。杏香穿著一身粉

紅的繡花劍衣,身材豐滿苗條。她已舞了一陣劍了,額上的

汗水粘住了幾縷留海。蔡玉明說道:“舞得有點模樣,看我

練。”

蔡玉明手握短穗雙劍,身子敏捷,左盤右旋,嗖嗖風

響,劍光四射,令人眼花繚亂。美人蕉忖著蔡玉明白哲的臉

龐,人顯得分外精神。

“噓一”

黃謙老人見蔡老先生要喚蔡玉明,連忙止住,悄聲說

道:

“這劍舞得真好!”

“不是老夫賣弄,智釋師父傳給犬子的一套少林八仙醉

劍更為精采。”說起兒子的武功,蔡老先生臉上不禁浮上得

意之色。

“那姑娘是誰?”

“老夫的外甥女。”

黃謙老人端詳了一陣,眼角漾出笑意,捋著銀須讚歎道:

“天生地設的一對!”

老先生的話觸動了蔡老先生的心事,蔡老先生歎道:

“好事多磨嗬!”

黃謙老人忙問什麼緣故,蔡老先生扶著他回到客廳,將

十五元霄節之事訴說一遍,老人連聲歎息。

黃謙老人臨告辭時對蔡老先生說道:“我要在南山寺住

月餘,可叫玉明有空來玩。”

蔡老先生點點頭,臉上浮現高興的神情。黃謙笑道:

“玉明這孩子會吹銅簫吧?方才老夫見他屋裏掛著一支,他

若去玩,讓他帶上簫與劍,老夫願長長見識。”

先生之言差矣,玉明區區一豎子,哪能談得上讓長輩長

見識。”

“後生可畏哩!”

“黃先生說笑了。”

“說笑?今日之言可不是說笑。平時說說笑笑,寄情於

學問與山水之間,才是“說笑”哩。”

蔡老先生見黃謙老人認了真,笑道:““寄情於學問與

山水之間',這話有理,這恐怕也是先生高壽的緣故吧!”

黃謙老人被逗樂了。他起身告辭,蔡老先生親自扶老人

上二人抬三人扶的黑油齊頭轎。

晚飯後,蔡玉明照著父親的吩咐,帶著簫與劍,到南山

寺拜見老前輩。靈慧法師領他走進藏經閣旁的一間小巧精致

的禪室,黃謙老人正在讀血書《華嚴經》,見蔡玉明來,起

身讓坐。靈慧法師陪坐一會兒就告辭了。

“玉明,你平日讀什麼書?”。

蔡玉明報了一串書名,黃老先生聽後搖搖頭,問道:

“令尊大人要讓你考科舉?”

蔡玉明點點頭,掏出幾張紙,雙手捧給老人,恭恭敬敬

地說道:“這是晚生的拙文,父親大人讓我帶來請先生批

改。”

老人笑道:“八股文?”

蔡玉明答道:“父親說我文章不如武功,請先生指教。”

老人隨便將文章翻翻,說道:“我沒叫你帶八股文

呀。

蔡玉明見老人對八股文不感興趣。心中有些疑惑,又不

好說什麼,抬頭瞧見對麵一幅畫,不禁被吸引。

黃謙老人見蔡玉明著迷似地看著這幅畫,興致勃勃地說

道:“這是黃吾野的《雪裏梅花霧裏山》,此畫曾在明代京

師轟動一時。明神宗頗賞識黃吾野的畫技,要他留京做官,

可不願以畫藝侍奉天子,言道:“吾野人也”,返回惠安崇

武。他是我們泉州府人哩。乃明朝嘉靖、隆慶、萬曆年間的

名詩人,兼擅書畫,世稱三絕。老夫喜歡他的畫,更喜他的

為入,用重金買下此畫,凡乎傾家蕩產。”

蔡玉明亦知黃吾野,他的私塾先生是崇武人,擅於丹

青,曾對他說過此畫。黃吾野的這幅名畫,是觀看了元宵花

燈麵作的。

蔡玉明站在畫前,口中“嘖嘖”作響,連聲叫絕。黃謙

又指一幅字條對他說:“這是老夫的書法,抄的是黃吾野的

詩句:蒼龍千歲鱗,綠玉四時色。可憐姑射仙,共作山中

客。”

蔡玉明瞧了好一陣,見黃謙老人的字果然寫得好,字形

方扁,直率天真,如畫沙剖玉,令人心蕩神怡。八十八歲的

老翁,還能寫出這般字來,可見功夫非淺。蔡玉明讚歎道:

“先生的字有北魏書意。”

黃謙老人哈哈笑道:“老夫有什麼能耐。此字乃摹仿明

末書法大家張瑞圖的碑文。張瑞圖亦是泉州人,潯尾村有他

寫的石碑。”

蔡玉明見黃謙老人提起張瑞圖,不由想起民間傳說,人

們都說張瑞圖是水星,藏其字畫者可以避火災。黃謙老人說

道:“玉明,你可別重字不重文啊。詩文的意思很明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