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灼這邊和秦明領兵攻打桃花山一出兵沒多久,晁蓋就知道了。
是的,早在呼延灼往東北方向跑時,晁蓋就特意囑咐時遷,派出哨探前往青州關注官府動靜,有動機立即向他報告。
傳統水滸世界中,呼延灼也是這般軌跡,逃往青州的路途中,禦賜的踢雪烏騅馬被桃花山的周通等人給偷了,之後呼延灼又引兵前去攻打桃花山,觸發了青州官軍和桃花山、二龍山、白虎山的對抗,也引出了三山向梁山求助的事。
最後,三山和梁山結緣,一幹人等加入梁山。
不過和傳統水滸世界不同的是,此時的秦明沒有加入梁山,因為宋江還在鄆城安心的做著小吏,沒有上什麼清風寨,也沒有結識花榮.......
說實話,晁蓋能安心的招收轟天雷淩震、天目將彭玘、百勝將韓滔是因為此三人雖然忠於宋庭,但他們多半隻是忠於宋庭給他們的官麵身份。
宋庭能給的,將來晁蓋也能給,所以將來晁蓋如果和朝廷翻臉,他有自信能鎮的住三人,不至於造成山寨內部的動蕩。
但呼延灼此人就難說了,他真的姓“趙”,對於北宋朝廷是絕對的忠心耿耿,你如果和北宋朝廷翻臉,他決定跟你翻臉。
傳統水滸世界中,呼延灼有著什麼樣的人生軌跡呢?
先說呼延灼的背景,從高俅向皇帝的舉薦,“此人乃開國之初河東名將呼延讚嫡派子孫,單名喚個灼字,使兩條銅鞭,有萬夫不當之勇。現受汝寧郡都統製,手下多有精兵勇將。臣舉保此人,可以征剿梁山泊。”
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呼延灼是妥妥的紅二代,後麵徽宗看了也認可高俅的話,賞了呼延灼踢雪烏騅馬!
不是什麼人都能得禦馬的,這其中很大程度上可以說徽宗是認可呼延灼的出身,有句話叫,“隻有紅二代才是自己人”。
雖然徽宗沒這麼說過,但他或多或少有這麼一層意思。
而且,水滸裏麵有個細節,一般降將上梁山後第一件事就是趕緊把家眷接上山,一是為了讓他們死心塌地為梁山服務,更主要是怕朝廷追究,給家眷帶來殺身之禍,連武聖關公的後代關勝都把家眷搬上了梁山,而呼延灼卻沒有。
為什麼?
隻能說呼延灼的背景牛X,牛到即使他投降賊寇,家族也能不受影響,或者說他的身份讓人覺得他投降梁山隻是權宜之計,可能有更符合朝廷利益的計劃。
我們也可以大膽的猜測呼延灼不接家眷上山,是以此作為和朝廷溝通的橋梁。
接下來,呼延灼為什麼會投降宋江的梁山?
說這個之前,有必要交待下功臣後代在北宋的待遇。
趙匡胤黃袍加身後,對功臣及其後代特別優待。
呼延灼的祖爺爺呼延讚是宋朝開國功臣,呼延讚跟隨太宗攻打北漢太原城,率先登城,極大地鼓舞了士氣,還在高粱河之戰中救了太宗的命。
功大莫過於救駕!
像呼延灼這樣的功臣後代即使犯了錯誤,也會寬大處理,沒有殺頭之禍,特別是宋初抵抗遼國的功臣後代更受尊重。
呼延灼在本朝樹大根深,在京師有著深厚的人脈,高俅主動推薦他征伐梁山,朝廷上下一致看好他,這是呼延灼冒著造反的名聲投降梁山的膽量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