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監黃信一騎馬奔回清風鎮上大寨內,便點寨兵人馬,緊守四邊柵門。
隨後,黃信寫了申狀,叫兩個教軍頭目飛馬報與慕容知府,信中黃信直言花榮勾結梁山匪寇伏擊了自己。
慕容知府聽得飛報軍情緊急公務,連夜升廳,看了黃信申狀,心想,“晁賊梁山本部軍馬已回梁山,現在他身邊就清風山的土匪,此時不趁機捉拿他更待何時。”
慕容知府對晁蓋那是真恨,但凡有一點機會他得不會放過,他原以為晁蓋回梁山了,沒想到晁蓋和自己的大部隊分開了。
天賜良機!
知府差人請來青州指揮司總管本州兵馬秦統製商議軍情重事。
這裏要說下呼延灼,清風山和二龍山的土匪投奔梁山後,呼延灼有感在青州臉麵丟盡,想剿匪也沒什麼匪剿了。
再加上他家人在東京幫他疏通了關係,朝廷不會追究他的罪了,他回東京了。
秦明,其人性格急燥,聲若雷霆,是以呼他做霹靂火。
秦明聽得知府請喚,徑到府裏來見知府。
寒暄後,慕容知府拿出黃信的飛報申狀來,給秦明看了。
秦明大笑道:“好啊,晁賊居然在清風寨,而且還沒帶大部賊寇,正是捉拿他的好時機。”
慕容知府笑道:“正是如此,晁賊辱我青州太甚,此次若將軍能擒得晁賊,我必向朝廷請令重賞將軍。”
秦明聲若洪鍾道:“事不宜遲,我連夜便去點起人馬,來日早行。”
慕容知府大喜,忙讓人安排酒肉幹糧,先去城外等候賞軍。
秦明聽說連花榮都反了,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氣忿忿地上馬,奔到指揮司裏,便點起一百馬軍,四百步軍,先教出城去整軍列隊,隨時準備出發。
慕容知府先在城外寺院裏蒸下饅頭,擺了大碗,盪下酒。
每一個人三碗酒,兩個饅頭,一斤熟肉,好一會後才辦妥當,隨即軍馬出城,但見,
列列旌旗似火,森森戈戟如麻。
陣分八卦擺長蛇,委實神驚鬼怕。
槍晃綠沉紫焰,旗飄繡帶紅霞,馬蹄來往亂交加。
乾坤生殺氣,成敗屬誰家。
次日清早,秦明擺布軍馬,出城取齊,引軍紅旗上大書:“兵馬總管秦統製”,領兵起行。
慕容知府看見秦明全副披掛出城,端的威風,正是,
盔上紅纓飄烈焰,錦袍血染猩猩,獅蠻寶帶束金鞓。
雲根靴抹綠,龜背鎧堆銀。
坐下馬如同獬豸,狼牙棒密嵌銅釘。
怒時兩目便圓睜。
當下霹靂火秦明在馬上出城來,見慕容知府在城外賞軍,慌忙叫軍漢接了軍器,下馬來和知府相見。
施禮罷,慕容知府把了盞,將些言語囑付秦總管道:“期盼將軍擒得反賊晁蓋,早奏凱歌而回。”
賞軍一罷,放起信炮,秦明辭了知府,飛身上馬,擺開隊伍,催趲軍兵,大刀闊斧,徑奔清風鎮而來。
花榮回到清風鎮自己的北寨後,知道自己大難臨頭,忙叫親信嘍囉帶著自己的妹妹花小妹到鎮上民宅躲了起來,自己豎起柵欄,緊守山寨。
讓妹妹躲起來是為了免除自己的後顧自由,緊守山寨是花榮想再看看時局的發展,如果情況不可挽回,他一個人隨時可以脫身。
秦明率領五百軍馬先到了清風鎮大寨和黃信剩餘不到三百的軍馬彙合,在得知花榮潛回北寨後,又領兵朝北寨而來。
到了北寨門前,秦明大擺陣勢,隻見北寨緊閉大門,寨前士兵正在逡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