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戰爭持續了兩個月,直到七月底,安陽依然沒有被攻下來。

朝廷上下信心大增,秦元守給遠在安陽的將士們送去了嘉獎,命令他們一定要抵死守住。

就在他們都放下心來的時候,東陵西楚南隋忽然齊齊發兵天朝。

“報,涼州邊城發現西楚大軍三十萬。”

“報,灤州邊城發現東陵大軍五十萬。”

“報,江州邊城發現南隋大軍二十萬。”

秦元守在朝堂上差點沒嚇得暈厥過去,怎麼回事,為什麼其他三國也齊齊發兵,這下天朝被四麵夾擊,四國一齊打過來,他們還有活路嗎?

“他們想做什麼,怎麼會忽然一起發兵?”

“大殿下,現在當務之急是要想辦法如何應對,一個北榮都讓我們艱難抵抗,再加上其他三國,我們根本毫無還手之力啊!”

“是啊,大殿下,我們現在大半兵力都在安陽,其他幾處根本沒有兵馬可調了,要是東陵南隋西楚猛烈攻打,我們根本擋不住多久。”

大臣們也有些慌了,按理說如今天朝弱小,但因為地理位置在大陸版圖上比較好,其他幾國沒事就來打幾次,大家也習慣了,可像這次這樣,四國一齊打過來的情況還是第一次見。

畢竟,誰都怕在自己發兵攻打他國的時候背後被人抄家了。

秦元守心裏慌得不行,可他現在是監國,他也是皇子,他不能亂。

他強自讓自己鎮定下來,看著下方的大臣們,“諸位大人可有什麼應對良計?”

王大人邁著顫巍巍的腿上前一步,“殿下,微臣覺得如今其他四國已經同氣連枝,我們危矣。”

秦元守額頭青筋一跳,“廢話,這種情況任誰都看的出來,他們肯定是答成了什麼盟約,說不定就是想一起打過來然後趁機瓜分天朝。”

王大人默默退回了原位。

戶部尚書李翀道:“殿下,如今南隋和西楚發動的兵馬並不多,我們在各地也有二十萬兵馬應對,應該可以堅持一段時間。而東陵有五十萬兵馬,灤州雖然隻有二十萬,可是蕭將軍在東幽,段時間內應該也不會有問題。所以,當務之急就是安陽那邊要盡快解決,這樣我們才能騰出手來對付其他三國。不然,隻兵力懸殊,我們就落了下風。”

“李大人說的不錯,可是二十萬對上五十萬,即便是蕭將軍,恐怕也難抵擋多久吧。”

“北榮暫時打不下來安陽,不如先調些兵支援東幽?”

“不可,安陽的兵馬不能動,北榮虎視眈眈,又有齊頌率領,隻怕他們打的就是這個主意,讓我們腹背受敵,現在安陽的兵馬和北榮差不多,加上地勢原因才一直堅守著。若是安陽的兵馬一旦減少,北榮的鐵騎說不定就會一舉攻城。”

“西北大營不是還有四十萬嗎?”

此話一出,所有人都看向秦元守。

秦元守皺了皺眉,當即道:“那就調兵前往安陽,命劉已速速擊退北榮,一百三十萬的兵馬對上北榮一百萬的人,要是一月之內再解決不了,那劉已這個將軍就該換人做了。”

“是,殿下。”

西北大營剩下的四十萬兵馬接到旨意,當即快速趕往安陽。

而其他三國的兵馬隻在邊界線上囤著,並不上前,也不後退,好像就隻是把兵馬往那一放,沒有要打仗的意思。

慢慢的,邊城的人也稍微放下心來,可當他們真的放鬆警惕時,對方忽然就打了過來,打的你措手不及,損失慘重。

再你想要反擊時,對方卻又迅速撤走後退,不跟你糾纏。

搞得邊境將士們苦不堪言,他們倒是想追著打上去打個痛快,可是他們邊境的兵力不足,追到人家地盤上萬一被包圍了,那不是甕中捉鱉,死無全屍嗎。

灤州,東幽城。

雖然城外有東陵的五十萬大軍,可是城內卻依然熱鬧如常,因為他們都知道,蕭將軍鎮守在這,有他在,他們仿佛就像有了守護神一樣,完全不擔心城外的東陵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