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安撫好了女兒,讓丫鬟帶她回去換衣服。
嬤嬤上來說,“那邊兒戲台子搭好了,老太太要戲折子呢。”
“不是還早麼?怎麼這會就要戲折子?”
嬤嬤瞧了梓熙一眼,而後靠近李氏的耳朵,小聲說:“寧家太太和朱家太太都沒來。王家太太倒是來了,可也隻帶了個旁枝的庶小姐,老太太很是不高興。”
李氏早就有所預料,隻是沒有想到那些夫人們這樣幹脆,連麵都不露。
平常人家為子女姻親,大都是私下裏商量,若兩家都同意,便請了媒人上門說親。辦花宴選兒媳的倒是也有,但那是宮裏的規矩。宮裏辦花宴,那是為皇子王孫選媳婦,自然有的是人趨之若鶩。可蘭家是什麼身份?就算這些年有些名望,但也萬萬不到讓人家把女兒送上門來被人挑三揀四的地步。
老太太在京城待了幾十年,連出門應酬的機會也無。常常聽見宮裏辦了花宴,或者哪家老太君請了各家閨女上門玩耍,心裏羨慕的不成。分家之後到了這裏,以為自己是京城人,來到金鱗也是不得了的人物,便也學起了宮裏的做派,可惜湊熱鬧的有,真當一回事兒,少之又少。
給蘭耀庭娶填房這事兒也耽擱了好幾年了,原本能找上門當戶對的,被她這幾年折騰下來,也不成了。
不過也好,如此一來正方便她行事。
李氏沉吟一會,說:“過去看看。”
去了前廳,果然見老太太坐在中位上冷著臉,見了她也沒有好臉色。
李氏笑著上前,“老太太喜歡熱鬧,要不咱們這會兒就去看戲去?”
老太太哼了一聲,終於沒有說什麼。李氏忙笑著上前,扶起了老太太,又招呼著其他人王百花園去。
戲班子聽說主人家要提前開鑼,立刻將擬好的戲折子遞了上來。
老太太點了一出‘漯河兵敗’專心看起戲來,茶水點心陸續擺出來,李氏坐了一會,與楊二夫人說了會話,見老太太專心聽著戲,便悄然起了身。
“琴兒呢?”
奶媽聽見李氏問,便道:“剛才還在後頭呢,我去找找。”
“去吧,找到了帶來見我。”
奶媽說了聲是,便去找人了。
李氏說說的琴兒,乃是她娘家一房親戚的庶女,而今十四歲,生的很是漂亮可人。因從小在祖母身邊長大,性子也柔和。
其實在傅氏過世沒有多久,李氏便想到了她。蘭耀庭與蘭耀家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雖然分了家,旁人能不管他,自己的丈夫卻不能不管。傅氏就不說了,有傅氏在,四房的事兒輪不到她說話。可傅氏沒了,蘭耀庭卻不能打光棍的。繼室要娶,家事要管,若尋個柔和聽話的,對她來說是一件好事兒。
不過後來她想了想,以蘭梓熙那性子,太過柔和怕是鎮不住,不若換個脾氣大的,也讓沒人管教的蘭梓熙受受盤製也好。然而這裏又有個關鍵,脾氣大的,管得了蘭梓熙,同樣也不會聽自己的話。李氏想來想去,終於還是將目標定在了琴兒身上。
這丫頭年紀還小,性子盡管柔和卻可以引導,想來進了門之後,看到一家大小都把持在蘭梓熙那麼個豆子大點的小丫頭手裏,心裏也不會高興。等過兩年生了嫡子,知道為自己打算了,脾氣便也上來了。
李氏的打算,身邊的奶媽是一清二楚,其實她有個法子,要一勞永逸的多,就是冒險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