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維斯委員:“克裏斯先生,我們有專業的作家、編劇,在公眾麵前有足夠的影響力,這都是協會的優勢,作為協會的委員,我必須詢問清楚。”
佩頓點頭:“您想要詢問什麼?”
戴維斯直勾勾盯著佩頓,幹脆的說:“和你合作,你能帶來什麼?”
顯然,戴維斯委員並不是一個善意談判的人,他直接得有些可愛。
一句話下來,氣氛瞬間變得有些凝重。
不知情的,還以為他們是想要甩開佩頓,因此質疑佩頓的實力。
但佩頓清楚,協會的人怎麼可能想甩開自己呢?
倒是自己甩開他們,直接和具體的作家、編劇接觸的概率更大。
他們想要的不過是在談判席上占據更大的主動權,讓他們在影評人協會中占據更重要的地位。
否則,之前也不可能刻意展露善意。
佩頓微微一笑:“或許,魯斯·巴切勒先生能做出一個完美的回答。”
魯斯·巴切勒輕蔑一笑:“當然。”
“首先,克裏斯先生在業內具有極大的影響力,是華盛頓郵報的擁有者,他名下的製片公司,接連推出了“美麗人生”“音樂之聲”“電鋸驚魂”等高質量、高票房的電影,在票房排行榜單占據重要地位。”
“同時,克裏斯先生積極參與電影相關事物當中,在過去數年來,他曾資助和舉辦了很多電影界的盛事,並捐贈了不少基金給當地電影機構,特別是那些涉及到電影資料保護的項目,這是巨大的慈善。”
“他的影響力涵蓋華盛頓、洛杉磯的當地報紙、雜誌、電台、電視頻道的有名影評人,我絲毫不懷疑,克裏斯先生能成立洛杉磯、加州乃至是聯邦最後影響力的影評人協會……”
對於自家的金主,魯斯·巴切勒極具吹捧,一番誇大的言論,讓佩頓都自覺不好意思。
臉皮不夠厚啊!
佩頓的確積極參與電影相關的事物,捐贈基金,但那是為了避稅,以及結交人脈。
至於影響力,這也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
倒是魯斯·巴切勒一番吹捧,覺得理直氣壯,在他眼中,自家金主,有刀樂,那就擁有一切。
頓了頓,魯斯·巴切勒開口:“最後,我再說一個實際的問題,單純靠你們自己,你有想過你們要拿出多少經費來運營這件事嗎?”
之前的談話過程,魯斯·巴切勒意識到自家金主或許是受製於麵子的緣故,不想和這些人撕破臉皮,很多實際的東西沒有敘述出來,具體操作的內容都沒有過多的涉及。
比如說經費問題。
社會是真實的,它不是童話故事中充滿奇幻色彩的世界,在這個真實的社會中永遠都離不開一種東西,那就是錢。
錢可以看做是任何事情的動力源泉,不管你要做什麼,達到什麼目的,在完成這些目標的過程中都無法避開錢。
一個協會的成立需要哪些東西?
組織者、宣傳者、參與者……這些東西都離不開一點,那就是金錢。
一個成熟的影評人協會絕對不是幾個人聚在一起,談論最近那部片子不錯,我覺得如何如何……
這隻是小圈子的遊戲,不成規模,也不是佩頓想要的。
真正要把協會做大做強,你看看奧斯卡就知道了。
在獎項開始之前,舉辦一場簡單的晚會,需要拿出的絕對不隻是場地、設施費用……
更需要付出另外一大筆,乃至於不低於這筆錢的額外支出,用於其他的各項費用。
從接送各位評委的費用,到他們的住宿,通行,夥食,各種接待的費用。
各種工作人員的安排,比如說某些明星的通告……
還有各種宣傳費用和額外的招待費用,媒體和一些邀請來觀看的人們也需要協會來支出。
舉辦一場規模不小的晚會,至少就要拿出大約十萬到二十萬美金的資金,那麼操作一個覆蓋到整個聯邦的大型商業活動,又需要多少錢?
培養完整的模式、將他們的影響力推廣到世界,又需要多少錢呢?
或許在協會發展起來,獎項有了影響力,會有人替其買單,但發展起來之前這段時間,應當如何度過?
誰會願意持續輸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