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的目光,幾乎全都放在了可控核聚變上。
每天,都會有無數的人——無論是國內的網友還是國外的網友,甚至不少間諜,都待在官方在各大視頻網站的直播間內當雲監工,看著那人類第一座可控核聚變發電站的修建進度。
然而,沒有人知道,在這期間,國家事實上真正的精力大部分被用在了另一個地方。
西部地區,某個火箭發射場內。
所有人都在忙碌著,為一艘特別的飛船即將到來的發射做著最後準備。
這是一艘無人飛船,控製它的是科學院通過研究紅後而開發出來的低級人工智能。
哪怕是低級的人工智能,也比如今市麵上所謂的ai在智能度上高出一大截。
飛船長約一百米,最寬處有接近七十米,其外形看起來和人類以往發射的任何航天載具都不一樣。
看到它的第一眼,孫顯允差點沒有認為自己看到了一艘微縮版的群星(stellaris)裏的工程船。
“這是一艘無人船,但除了控製係統外,它內部的一切構造都是按照載人飛船的標準來設計的,我們在短時間內也隻能造出這麼一艘來。”
站在孫顯允旁邊的,是航天方麵的最高負責人。
這位老爺子仿佛是在看著自己的孩子一樣,目光迷離地看著眼前的這艘飛船。
“最先進的雷達係統,最先進的激光武器係統,最先進的生命維持係統、引力發生器、高性能等離子推進器……乃至賽博坦技術當中的……躍遷引擎!”
“這艘飛船,絕對是目前全國,不,是全世界人類航天方麵的最高成就。”
“它將飛上太空,為我們進行一係列的測試,包括利用躍遷引擎飛往臨近的半人馬座a星係!”
半人馬座阿爾法星係,又被稱作比鄰星係,是距離太陽係最近的星係。
然而這個所謂的“最近”,也足足有著422光年的遙遠距離,對於之前的人類而言,毫無疑問是一個令人感到絕望的距離。
“在直接進行載人飛天之前,我們在這艘船上放了一些小白鼠,還有一隻成年雄性獵犬,用來測試維生係統和引力發生器,看看飛上太空後飛船內部能否實現和地麵一樣的重力環境。”
“再這之後,飛船會全功率加速,抵達太陽係的邊緣,在那裏啟動躍遷引擎,進行超空間跳躍實驗……不過,全功率加速一旦開啟,超過生物承受能力極限的g值,便會將實驗動物全部殺死……”
聽到這裏,孫顯允有些迷惑:“不能直接在地球周圍啟動躍遷引擎嗎?”
“不行。”
老爺子搖了搖頭。
“按照現有的技術,躍遷引擎必須在超大質量天體的引力場較為薄弱的地方才能成功啟動,也就是說不飛到太陽係邊緣的柯伊伯帶,躍遷引擎無法工作。根據你帶回來的賽博坦技術,以及我們對大黃蜂同誌的谘詢,似乎那個世界的星際文明所擁有的躍遷引擎絕大多數都是這樣,必須在星係邊緣才能進行超光速跳躍。我們推測,隻要基本物理參數一致,光速、強弱相互作用力、電磁力、引力等等沒有和咱們這裏不同,那麼任何世界的躍遷引擎,都是這麼個發展路子。”
“另外,它的目標點設定也必須依賴一定範圍內的超大質量天體,換句話說,飛船隻能一個星係一個星係的跳躍,起跳點必須是一個星係的邊緣,出跳點也是如此,無法做到不分場合、不分地點、隨時隨地進行隨心所欲的超光速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