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幕後之人(2 / 2)

“這真是……”

李軒聽了冼杞橪的話喃喃地說了半句,最後還是無奈地住了嘴,因為冼杞橪說的的確是實情。後世不也是這樣麼,正是因為有市場才有需求,所以才有了台灣和東南亞大量的熱錢湧入香港,蔡鬆琳也隻是這股熱錢的代表人物之一罷了。

隻是這麼一來,估計香港電影的爛片時代沒幾年也就要來了。

不過李軒是沒有能力同這股熱錢背後的勢力做任何抗爭的,那可是成百上千億的巨額生意,當真是可以讓人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超級利潤,爛片什麼的還是交給那些純粹的電影人去抗議吧。

這些奇怪的事想多了也無事於補,李軒又轉到了最關心的事上麵,直接問道:“陳嶸美和馮秉中接觸了什麼電影人沒有?他們有意向想扶持哪位電影人嗎?”

香港的大院線一直有扶持大型電影公司的傳統,比如說邵氏的邵氏影業、國泰的電懋,以及後來嘉禾的嘉禾影業和金公主的新藝城。其實不隻是香港這樣,當年的好萊塢也這樣,隻是後來好萊塢出了個反壟斷法案把電影製片公司和院線分離了而已。香港作為好萊塢的翻版和複印體,自然一開始也是有樣學樣。

而且他們所扶持的大型電影公司的好壞,也直接關係到院線本身的生存狀態。

比如說電懋垮了,香港國泰就直接沒了;還比如說後來邵氏獨霸香港了,邵氏院線也在香港風頭一時無兩;又比如說後來新藝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幫助院線新星金公主成功打敗了邵氏和嘉禾,站穩了腳跟。

如此種種,這新院線的所選扶持之人自然成了李軒關注的重中之重。如果人選得差了些,李軒自然就不會把這家新院線放在心上,該幹嘛還是繼續幹嘛。但要是這人選得極有競爭力,比如徐可洪京寶之流,李軒就得仔細規劃一下未來的四國大戰該怎麼應付了。

管他是不是蔡鬆琳注資的院線,這生意改搶的時候還得搶,不然怎麼叫生意。

隻是李軒還是小瞧了蔡鬆琳和陳馮二人的心思與氣魄,這戲院的租約都已經簽好了,很多不一樣的信息便開始傳了出來。

隻見冼杞橪挑了挑眉,直接回答道:“據我得到的消息來看,這家新院線想扶持的電影人,現在可以說——沒有!”

“沒有!?”

冼杞橪重重地點頭應道:“嗯,沒有。”

“不可能啊,那他們想幹什麼?”李軒愕然地問道。

冼杞橪沉聲說道:“阿軒,你可能忘了,我剛剛說的蔡老板很可能是這家院線的直接投資人了。”

“你是說……”李軒頓了頓,說道:“你是說蔡鬆琳想借一個大殼,下一個大蛋?”

“嗯。”

借殼下蛋是蔡鬆琳最常用的一招,比如說向樺強的永盛,比如說泰迪?羅賓的好朋友,這些電影公司裏幾乎都有蔡鬆琳的影子,而他們拍出來的電影可都算是蔡鬆琳下的蛋,隻是這次他想下的蛋更大更多而已。

現在他有了一家大院線,要是拿著大把的外資遍地撒網,香港的電影人又是成堆成堆的遍地都是,也不怕撈不到幾條肥魚。

這家新院線,更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超級‘中介人’。

而且李軒更是看到了這家新院線的成立對自己院線的一個大壞處,他們沒有重點扶持對象,也就是說他們沒有能力自己在各個黃金檔吃獨食。現在依附於幾家大院線的小型獨資電影公司和電影人,比如說對其電影檔期一直很不滿的麥當熊和德寶眾人,就看到了一絲擠上黃金檔的希望。這對於那些想賺大錢的電影人來說,的確是一種致命的吸引力。

要是這家新院線把這些電影人都吸引了過去,雖然在黃金檔上不一定能打得過李軒或者嘉禾,但是全年平均下來戰果肯定也很是不俗。

蔡鬆琳的這招遍地撒網端是一招好棋,所以這未來的四國大戰,想必有得李軒熱鬧和頭疼的了。

隻是不知道,事件的當事人之一雷覺昆現在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