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刀光劍影(1 / 2)

大唐的皇後長孫氏是鮮卑族,太穆皇後竇氏……也是胡人血脈,太上皇之母元貞皇後獨孤氏同樣是鮮卑族。

代北竇氏,原為沒鹿回部,北魏時改稱紇豆陵部,太和年間改為漢姓竇氏。

所以,我們得尊重一下曆史,大唐確實是一個胡漢融合的時期,皇室也確實有濃厚的胡人血脈。

宗正寺卿、右領軍大將軍、安豐郡公,太上皇次女襄陽公主的駙馬都尉竇誕,是故太穆皇後的族侄。

又是一個表兄表妹親上加親的,時代特色啊!

要是後世,“太熟了,不好意思下手”就拒絕了。

這個襄陽公主不是太穆皇後所生,相互間也極少往來,卻無法否認他們之間然的親近。

偏偏竇誕這個人,容貌俊美,能力也有,但主要是在輔助上,耳根子軟得不行,老好人一個。

當年在太原,李元吉縱容軍士擾民,竇誕勸不了,隻能拚命為李元吉遮掩。

耳根子軟,就沒有主見,容易為人左右,於是接受太原王家的請托,到米川縣項。

總算竇誕長腦子,知道請動襄陽公主一起,以看望親外甥的理由出了長安。

“姨母難得大駕光臨,米川縣條件簡陋,請姨母恕罪。李不悔,讓酒肆的掌櫃擺上酒宴,騰出最好的位置。”柴令武笑容可掬。“姨母請移蓮步。邊地雖苦寒,卻也有糌粑、咂酒、犛牛肉、岩羊、野雞可以食用,羊蹄筋更是米川縣特色,富有彈性,吃了養顏呢。”

襄陽公主輕啐一口:“怕是三妹都想不到,你長大了會如此油嘴滑舌。也罷,看在你的孝心上,嚐嚐地方菜肴。”

公主在外頭用膳,必然是有女官試吃的,但也沒非等到菜涼了公主才吃的誇張地步。

早年在太原的時候,襄陽公主也經常去外頭用膳的,對民間吃並不排斥。

“挺好吃的,外甥用心了。咦,旁邊幾桌似乎是民部的官員吧?竇大偉,嘿,那不是你家族侄嗎?怎麼也跑米川縣了?”襄陽公主鳳目流轉,看到一旁穿戴整齊的學員,微微驚訝。

柴令武微笑:“原來姨母還不知道,外甥這裏開了個培訓班,專門培訓那些與賬務接觸的人員,使用新的記賬規則,可以方便地找出賬目中隱藏的漏洞,輕易地揪出碩鼠。”

“姨母府上若是有意學,我這就安排,保證不收學費。”

襄陽公主笑罵:“怎麼,覺得姨母缺錢?來呀,安排府上賬房,分批來二郎這裏用心學著。學不會,就不要回去了。”

柴令武的笑容更加燦爛了。

還是姨母心疼人,這幾句話一出,便似柴令武給了一個人情。

後麵的人情,就可給可不給了。

襄陽公主府上的女官、賬房,或許敢給駙馬都尉竇誕甩臉子,卻絕對不敢在柴令武麵前拿喬,來培訓也絕對是老老實實的。

竇誕在一旁猶豫了好久:“二郎啊,姨父有個事想。據你跟太原王家有些誤會?能不能看在姨父的薄麵上,化幹戈為玉帛?”

柴令武微笑著放下箸:“姨父,真不是外甥不想給這顏麵,是真的給不起啊!外甥從風花雪月的長安,被踹到一窮二白、朝不保夕的米川縣,多番麵對吐穀渾的攻擊,全是拜王珪所賜啊!”

“即便如此,他王家依舊不死心,打算強搶外甥謀生的酒坊,逼得管事付之一炬,名酒燒刀子也從此消失於世。”

“姨父,你覺得,外甥生就該有烏龜肚量,活該讓人欺負?”

“太原王家挑起了爭端,他們想平事,不拿出點誠意來,行麼?”

“燒刀子作坊,一年能給外甥掙不下萬緡的錢財,他太原王家如何賠?”

竇誕嚅嚅著,不知道該什麼好。

襄陽公主揚眉,看上去自有一股英氣:“閉嘴!真以為區區世家就可以橫行無忌,竟敢對皇親國戚下手!這事,本公主要到皇帝麵前打官司!”

“三娘子是過世了,可我這姨母還在!”

竇誕的嘴皮子抖了幾下,終於還是沒了。

你的乖外甥,一個反手就毀了太原王家的鹽業,一個培訓班就讓察院針對太原王家的官員出手,這也叫被人欺負?

算了,府上的搓衣板剛換,就不去糟踐了。

竇誕雖然本事不出眾,卻是娶的襄陽公主,而不是尚,這一點頗為難得。

當然,公主都做出犧牲了,竇誕耳朵耙一點也能理解吧?

然後襄陽公主便聽柴令武侃大山,聽到柴令武胼手胝足修建城牆時,看著他已經長了一層繭子的手掌,眼睛微微發紅。

聽到柴令武初次帶人追殺吐穀渾軍士,那種恐懼與難受,襄陽公主不禁感同身受。

聽到退去吐穀渾圍城,襄陽公主難免一陣輕鬆。

“外祖還好吧?”

柴令武終於還是問出了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