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使者(1 / 3)

柴令武沒想到,分別了不到一個月,自己能再見到禮部祠部司郎中……高文敏。

曾經意氣風發的高文敏,如今隱約有些擔心,哪怕身後有一千左領軍衛將士,哪怕是右遷至左領軍衛旅帥的豹眼壯漢是程處默,也不能讓他徹底安心。

當然,讓程處默這種初出茅廬的後生跟著蹭一蹭功勞還和,讓他當主將,就過於兒戲了。

所以,真正領軍的是中郎將康處直。

具體是哪一衛的中郎將,不清楚,反正年齡差距有點大,除了有事,相互輕易也不交流。

“什麼?”

柴令武接過詔令看了一遍,驚訝地瞪大了眼睛。

皇帝二舅這是玩什麼把戲?

遣使斥責吐穀渾?

按時間段,大概就在這一年之內,皇帝二舅確實派了鴻臚寺典客署丞趙德楷為使,痛斥吐穀渾寇邊。

然後,可憐的趙德楷被步薩缽可汗慕容伏允扣留了,估計是語氣太激烈的緣故。

事實上,僅僅是扣留,對於使者來說,已經是很客氣的事了。

從春秋以來,多少使者被砍腦袋、被烹,“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口號,也正是因為使者這個行業死亡率太高而誕生。

當然,口號的事,當真你就輸了。

真惹惱了,該砍腦袋照砍,該下油鍋還得下。

史書上通常就記載了那些成功脫身的使者,那些倒黴鬼,誰記得呢?

所以,使者,尤其是出使敵對勢力的使者,一般是把腦袋別褲腰帶上的。

高文敏文不成武不就的, 讓他去當出使的副使, 這不是為難人麼?

難怪高文敏臉色不怎麼好看。

身為頭號損友的柴令武正要開口取笑兩句, 卻驟然發現了一個問題。

高文敏是副使?

那正使咧?

高文敏苦笑:“才反應過來啊!正使。”

柴令武驚訝地反手指著自己的鼻頭,一臉的難以置信。

皇帝二舅還講不講點規矩了?

這,滿滿的槽點, 不知道該從何吐起啊!

出使是朝廷的事,地方官員扯進去, 已經很不符合規矩了。

從五品上的禮部祠部司郎中為副使, 區區從六品上的下州治中為正使, 上下尊卑顛倒不說,差的等級還大, 足足四級了好嗎?

柴令武的品秩,也就跟高文敏的佐官員外郎等同!

皇帝二舅這想一出是一出,根本不顧規矩, 難怪魏徵老噴子總能從千奇百怪的角度開噴。

從本性上說, 李世民的性格不太適合當皇帝, 這也是當初李淵多番食言的原因之一。

能造就青史留名的貞觀之治, 李世民是極力壓抑了自己張揚霸道的性格,才得以成功。

真按他的本性, 滿朝文武不曉得還能活多少。

對於出使吐穀渾,柴令武倒沒有太大的抵觸,正好自己可以近距離觀察一下吐穀渾的形勢, 看看能不能增加一些了解,拉攏一些助力。

風險不是沒有。

如果以步薩缽可汗慕容伏允的老辣, 即便聽到再激烈的措辭,也頂多當馬耳東風。

老都老了, 怕你叫罵咋地?

唯一的問題是,現在是太子慕容尊王與丞相天柱王把持朝政, 兩個年輕氣盛的家夥向來對大唐不怎麼服氣,還真有可能對使者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