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家莊外緣,一排排夯土、瓦頂的屋子拔地而起,流民們眼裏滿是期盼。
不,不能再稱呼他們流民了,請稱呼他們為柴家新莊莊戶。
他們的安置地點是柴令武與柴躍商議定的,與柴家莊微微保持一點距離,卻又引為奧援。
不能太快融為一體, 別太理想化,兩個群體的磨合,矛盾必不可少,分開一點可以緩衝一下。
洛審行、洛鎬為柴家新莊的管事,分別約束著壯勞力與老弱群體,對標玻璃作坊與曲轅犁作坊、田地。
至於酒坊,對不起,柴躍、柴禾父子把持得死死的,寧可從其他作坊抽調原柴家莊莊戶,也絕不讓一個柴家新莊的莊戶介入。
不是柴躍小心眼,實在是燒春、燒秋的利益太大了,經不起一點風浪。
柴令武收的那點定金,柴躍覺得燙手,一旦出個好歹,偌大數字,可怎麼辦呐!
老派人物,還是對“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經營方式比較認同。
至於用膳,倒是從來沒分過彼此,畢竟連外村的雇工都在一起吃,何必人為製造隔閡?
柴家新莊的老少,麵對柴家莊的工作膳食,眼睛都直了。
泛著新鮮麥香味的飯,去殼!
每桌兩大盆的肉食, 說是豬肉, 可豬肉什麼時候能如此美味?
柴家莊那幫老少, 還對這美味的豬肉不太感興趣,箸扒拉著隻撿其中的蔥蒜吃, 對豬肉隱隱有吃膩了的感覺。
這意味著,如此豐盛的飯菜,隻是他們普通的膳食?
柴家新莊的人瞬間心情大好。
在學堂旁邊新搭起更大的學堂,柴家新莊的人乒乒乓乓敲好桌椅,看著自家娃兒、妹娃子坐上椅子,麵前各自擺了一本散發著墨香味的新書,紮根於此的念頭更堅固了。
準許娃兒讀書就已經是莊戶人家的大幸了,準妹娃子讀書,那可是大戶人家的待遇啊!
不要說妹娃子讀書沒用的屁話,旁邊的培訓班裏,講台上揮斥方遒的李不悔可不就是妹娃子?
還是沒長大的妹娃子!
看了李不悔意氣風發的模樣,柴家新莊的妹娃子眼中一片火熱。
人家行,我們也行!
尤萬峰沒有時間兼顧兩個不同檔次的班級,於是,早就超過其他學生的柴達木便兼了蒙學先生的營生,也開始教起了《三字經》。
尤萬峰曾經有意在柴家莊講《搜神記》中“臥冰求鯉”的故事,以彰顯孝道, 卻被柴令武以荒誕不經為由否了。
會教壞小孩子的, 遭到家長投訴就大事不妙了。
要是再如後世那些熊家長一般, 自己管不好娃兒, 卻來投訴這、投訴那,那些做事不過腦子的就依著投訴封,把自家封成文化荒漠怎麼辦?
總而言之,即便條件可能不是那麼充沛,柴家新莊的人心卻極為穩定,自覺地依照規矩辦事,絕不添一絲麻煩。
……
柴令武給李不悔抄了一份《嬰寧》,同樣翻抄了一份,帶著入宮了。
入宮的原因,是皇帝二舅的召喚。
紫微殿裏,李世民重重一拳擊到柱子上,鼻子裏噴出重重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