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九曲俠內附(1 / 2)

李大亮與吐穀渾的奏折一起進入長安城,太極宮都震驚了。

對於李大亮認為慕容順是求死的說法,眾說紛紜;

對於百穀部敢於弑君,則極為憤怒,認為這是損了大唐的顏麵,當誅。

程知節在殿上咆哮:“就你們文人屁事多!什麼當誅!雞犬不留!陛下,老程有屈!滅突厥, 無老程!攻吐穀渾,還是沒老程!這次,怎生得讓老程過把癮!”

侯君集出班:“陛下,臣深知吐穀渾的情況,願率一萬軍士駐紮吐穀渾一年,以穩時局。”

一眾武將依著傳統開始內訌,或怒斥程知節不要臉的,或陰陽怪氣說侯君集資曆不足的, 或跳出來捶胸頓足的, 當真熱鬧非凡。

李世民對武將聞戰則喜的態度異常滿意。

真到哪一天,武將變得唯唯諾諾了、全是文官指手畫腳了、打仗得靠著後方圖紙,那就隻能苦練車技了。

柴令武再次被召上了太極殿,是因為李世民再次想起了帶路黨九曲賊。

“唉,朝廷事後沒安置人家,九曲俠多少是有點想法的。”柴令武扯了扯嘴角。“用人家可以,答應了內附,你總得讓人家能信任你嘛。”

李世民老臉微微一紅:“不是不安置,實在是雜事繁多,忙忘記了。你看看,安置在雍州新豐縣驪山如何?那地方,是傳說中烽火戲諸侯之地,秦始皇陵所在,當年鴻門宴經過之地,離長安城不過六十餘裏。”

當然,驪山也是某事變之地。

至於新豐縣, 這個名稱在曆史上多地、多朝代都出現過,所指的地方都不一樣, 現在說的位置當然是後世西安臨潼區新豐鎮。

地方好是好,就是離灞水好像也不遠,不曉得“蘇蟒達郎巴”、“蘇蟒達讚朗”兄弟會不會來蹭酒喝。

柴令武自然趕緊聯係九曲賊。

好在九曲賊一直念念不忘內附,即便是翻年了依舊有人耐心地寄住長安城。

朝廷決議之後,李世民遣淮陽王李道明持節,冊封慕容諾曷缽為大唐河源郡王、吐穀渾烏地也拔勒豆可汗,賜戰鼓、大纛。

程知節、侯君集率二萬軍剿滅吐穀渾背軍(即叛軍)百穀部,侯君集率一萬軍至伏俟城接替李大亮防守。

對於李大亮的請罪與建議,李世民直接回了一道詔書。

賜涼州都督李大亮詔

以卿兼資文武,誌懷貞確,故委藩牧,當茲重寄。比在州鎮,聲績遠彰,念此忠勤,無忘寤寐。

……

古人稱一言之得,侔於千金。卿之此言,深足貴矣。今賜卿金壺瓶金碗各一枚,雖無千鎰之得, 是朕自用之物。

(譯:你既是個文武雙全的人才, 又對國家忠肝義膽, 所以派你鎮守邊關,委以重任。你這些年為國盡職盡忠,在邊關聲名遠揚。)

(古人也說過這麼有分量的話,它的價值勝過千兩黃金。你的一番話,真是可貴呀。現在我賜給你金壺瓶、金碗各一隻,雖然不是價值千金,但這是我平時自己所用的東西。)

(對古文感興趣、想翻譯的書友,可以去“學詩詞網”轉換翻譯,很方便的功能。本書也省去了原文與故事略有偏差部分。)

……

九曲賊……九曲俠當了最後一次帶路黨,一路驅趕著大量的牛羊,從米川縣浩浩蕩蕩開來,搞得沿途的府兵都虛驚一場。

牛、馬、羊、驢的數量過萬,看上去自然塵土飛揚,但真實人數,從老到少也沒過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