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沒有死(1 / 2)

要想富,先修路。

整個唐興縣,即便經過數千年的開采,到1945年探明的銅儲量仍達一百萬噸之巨。

相當於說,從兩漢到清朝,就給唐興縣的銅礦挖了個皮外傷?

不是這個時代的挖礦、冶煉技術不行,是道路製約了生產力的發展。

修路是勢在必行的事。

路不行, 即便你銅礦挖出來,冶煉了,該怎麼拉出去?

僅僅是紫霞宮那一小段路,海拔落差就是二裏,到後世修的路仍是四十八道拐。

蜀道難,唐興縣之道更難, 半點取巧的可能性都沒有。

紮火囤的那一夥人,除了雷絕色, 全部編入了剛剛押到的流徙囚徒行列,共計三千餘人。

據說,吳能、竇懷貞、王叔業、獨孤傲骨對他們極為關照,有粗活累活都交給他們幹。

柴令武對此無可無不可,反正都不是什麼好人,這叫惡人自有惡人磨。

至於雷絕色,柴令武終究沒丟去做苦役,而是讓他在身邊當了個通譯。

語言這東西,你自己不會,最好有人隨時當通譯。

柴令武的要求是,雷絕色在他身邊時,禁止任何女裝!

雷絕色沒有任何選擇,隻能老實地低頭應下了。

哎,人家就這點愛好了。

問題雷絕色姿色天生,即便是男裝也不由自主地帶著一絲嫵媚,很容易把人掰彎了。

柴令武是個直男,鋼鐵直男。

所以,要不要過河拆橋, 把雷絕色送給大表弟, 與那稱心競爭一把呢?

這是個很有搞頭的想法哦。

在柴令武的安排下,各位孽障僚屬協助管理,縣丞阿底裏迷遣了些當時百姓、老吏輔助,免得與當地人溝通不便。

阿底裏迷,這名字一聽就是烏蠻,具體是哪一支就不知道了。

有當地人做官,溝通就不是大問題。

擴建道路占到各家的田地,賠一些麥子、稻子也就是了。

一般情況下,官府賠償到位、且一視同仁,輕易不會有人鬧事。

真鬧騰,是覺得衙門的板子不重,還是刀不夠鋒利?

唐興縣境內,各地落差頗大,河穀地帶種稻穀,夾雜甘蔗;山腰往上種麥子,輔以苦蕎。

牲畜家禽以雞鴨、豬、山羊、烏蒙馬為主,肉食倒是不缺。

特色食品的話, 就是油雞樅了。

雞樅是一種菌類, 曬幹了很有嚼勁,油炸了格外香。

整個雲南是菌類王國,各種有毒、無毒菌類種類繁多,有時候連本地人吃了都中招,中毒輕的會有幻覺,重的,吃席吧。

吃菌,一定要有可靠的來源,否則……

紅傘傘,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

躺板板,睡棺棺,然後一起埋山山;

埋山山,哭喊喊,親朋都來吃飯飯;

吃飯飯,有傘傘,全村一起躺板板。

裏麵的傘傘,指的就是有毒的菌類,板板則指棺材板。

總而言之一句話,買菌子時,買顏色灰、白的基本沒事;顏色鮮豔的,你最好還是住醫院旁邊吧。

不過,買菌最好還是找一個懂行的人相隨。

柴令武記憶中有那麼一段哭笑不得的事,買了菌子煮吃,結果煮了幾個小時菌子仍舊嚼不動,有老人看過,搖頭大笑,說這菌子叫“八擔柴”,滋味極美,要煮熟它,得七擔水、八擔柴,一般都是切碎成丁才煮。

唐興縣因為海拔差異大,出門得厚薄衣物都帶著,從山腳到山頭,勞累就不說了,衣服你是必須換一身的。

後世總結的雲南十八怪中,有一句很適合此景:四季衣服同穿戴。

還有一句也挺適合唐興縣的:老太婆爬山比猴快。

這個,柴令武表示,不是我們爬山不行,是唐興縣的阿婆太厲害。

沒法說,空手空腳的壯小夥,愣爬不過背著沉重背簍的阿婆,不認輸不行。

柴旦管的人犯在一百人左右,有一名當地烏蠻協助,倒也能夠勝任。

而且,這一夥人犯是陸肆精心挑給柴旦的,雖然幹活都不太行,勝在聽話,絕無反抗之心。

畢竟,柴旦初上手,給他一來就加上桀驁不馴那種,有點為難人不是?

柴令武的目光落到一對母子身上。

“莊主好這口麼?”柴旦覺得自己的眼力提升了。

小兔崽子,當耶耶是李義府麼?

柴令武一腳踹柴旦屁股上,柴旦笑嘻嘻的站著,連灰都不拍。

“阿娘年近不惑,四十歲左右;娃兒過了二十。”沒辦法,跟柴旦講不惑、弱冠,那就是對牛彈琴。“注意到沒有,他們手上皮膚白淨,即便是起了血泡依舊洗得幹幹淨淨,出身肯定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