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日,長安城,東宮,嘉福門。
昆州司倉參軍爨道亮著青色官服,把紅箋名帖遞到太子右監門率長史手中。
爨道亮暗歎一聲。
不到長安不知道官小,七品官員不過是太子的門子啊。
倒黴催的,自己現在連這門子的品秩都達不到。
太子右監門率長史眼裏閃過一絲輕蔑。
名帖不用泥金書寫, 一看就是不懂規矩的,還是個八品小官,就敢往東宮闖啊。
抬手要將名帖擲回,長史的目光掃到“昆州大都督府”字樣,手臂僵住了,許久才慢慢收回, 橡皮臉上堆起了親切的笑容。
“原來是昆州大都督府的同僚, 都是自家人!都招呼好同僚, 我去稟報殿下。”
因為皇帝回到了太極宮,李承乾窩在顯德殿不願意動彈。
很明顯,軺車事件始終給他留下了不小的陰影。
太子仆寺上下,無論是否冤屈,都到西市口挨了一刀。
寺仆全家上下,連同他三歲的外室子,同樣挨了一刀。
東宮少詹事、右庶子張玄素,太子左庶子於誌寧,太子右庶子孔穎達,在顯德殿勸諫太子不要誅連,帝王當行仁德。
李承乾起先還和顏悅色地答複,這是國法,不可徇私。
當三位屬官的聲音越來越高亢、態度越來越激烈時,李承乾想到了柴令武的信,麵孔也板了下來:“三位愛卿這是要控製帝王了麼?”
張玄素、於誌寧、孔穎達驟然一驚,才察覺自己態度過頭了, 趕緊叉手行禮:“臣等無狀,請殿下恕罪。”
李承乾斥退他們, 心頭冷笑。
仁德?
帝王可以對整個天下仁德, 卻不會輕易對單獨的臣民仁德,更不會對危及帝王性命的亂臣賊子仁德!
玄武門之變後,你們怎麼不去勸陛下仁德,不要殺伯父子嗣?
太子右監門率長史戰戰兢兢地持名帖進殿,李承乾的眉頭已經擰得能夾死蚊子。
這是一點眼色都不會看嗎?
看到“昆州大都督府”字樣時,李承乾的臉色,瞬間由黑雲壓城變成了風和日麗。
“沒刁難人家吧?趕緊將人請進來!”
爨道亮帶著十輛馬車過顯德門,看到站在門外,著烏紗帽、白裙襦、白襪、烏皮履的太子李承乾,腳有點軟。
“臣,昆州大都督府治下,昆州司倉參軍爨道亮,拜見大都督!”
話一說完,爨道亮反應過來了。
完犢子咯,忘記說“太子”一詞了。
聽說太子有些暴戾,自己不會受責罰吧?
殊不知,此時的李承乾最想聽的就是“大都督”一詞, 這才證明了他真正掌控一方——雖然是遙領。
“愛卿辛苦。馬車上是什麼?”李承乾眼中滿是好奇。
爨道亮趕緊掏出文牒、書信, 交到太子身後走出的掌正手中, 掌正再轉交李承乾。
“表兄之意,這些如雪的精鹽是孤治下所產?”
看完書信,再看看馬車上雪白的鹽,李承乾隱約哆嗦。
芒果脯、酸角雖然也不錯,但在精鹽麵前不值一提。
李承乾並打算全部送入太極宮,想到李象,還有身懷六甲的太子妃蘇氏,留下了一車芒果脯、一車酸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