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貞觀十四年,吐蕃求親(1 / 2)

貞觀十四年的元日大朝會,一如既往。

來朝的隊伍裏,多了羊同、吐蕃、蘇毗三地。

柴令武對於其他地方的賀表並不太關心,重點關心的是昆州大都督府長史爨誌遠親呈的賀表。

連爨誌遠本人都敢跑長安來參加元日大朝會,昆州大都督府的狀況,不敢說特別出眾吧,至少在平穩上無可挑剔。

昆州大都督府的產出, 維持運轉、修繕道路有餘,多少還上繳了部分結餘給朝廷,聊表心意了。

無論是皇帝還是宰輔,都深深明白,昆州大都督府故地之所以難控製,道路艱難是一個主要原因。

這麼說吧, 在遼東之地,一緡錢挖出的路段, 到昆州大都督府需要七緡錢才挖得同樣長短, 可知雲南之地的複雜。

所以,昆州大都督府願意將收益投在道路建設上,朝廷求之不得。

路好了,朝廷控製的難度就下降了。

李承乾本人難得露出爽朗的笑容,在殿上衝著爨誌遠微微頷首,爨誌遠喜上眉梢。

穩了!

這是大都督對長史的認可,也是太子對臣工的認可!

隻要緊緊跟隨太子,爨氏不照樣穩穩控製昆州大都督府龐大的領地?

隻有柴令武才真正明白,安寧縣的鐵產量,瞞報了許多。

這也是柴令武布下的後手。

河源郡王、吐穀渾烏地也拔勒豆可汗,在儀式將要結束之際,依序出班,伏地參拜:“臣慕容諾曷缽,賴天可汗之威, 得全吐穀渾故地。今臣已一十有七,以鮮卑舊例, 當為丈夫,伏乞天可汗許公主為王妃、可敦。”

當眾求親的戲碼, 是早就有默契了的。

李世民滿意地撫須:“河源郡王已經長大,朕便賜弘化公主與你為妻,須憐之愛之。”

弘化公主,疑為宗室女,比慕容諾曷缽年長一歲。

但據後世發掘出來的墓碑,稱弘化公主為太宗女,而李世民的子女考證中沒有她的存在。

因此,也有一種可能,弘化公主由之前的縣主,被升為公主時,宗正寺便自動視為過繼了。

慕容諾曷缽再拜:“天地為證,若慕容諾曷缽不能善待弘化公主,天地共厭棄。”

蘇毗、羊同的使者隨大流,隻是獻了賀表、朝貢,一句多餘的話沒說。

即便他們兩國要說些什麼,也得秘密商議啊!

吐蕃使者瓊波·昂日瓊出班:“尊敬的天可汗,吐蕃讚普鬆讚幹布,向大唐求娶公主為讚蒙。”

李世民微微意動。

本來李世民對吐蕃是沒什麼印象的, 架不住柴令武時常吹噓“吐蕃威脅論”, 硬生生搞得對吐蕃的情況都有些認知了。

這樣有實力的國度,確實有資格為大唐的女婿。

柴令武眼見不好,隻能硬著頭皮出班:“臣反對。”

李世民對柴令武的觀感很複雜,在大事上還是很信任他的,當下輕輕吐出一字:“說。”

柴令武打量了瓊波·昂日瓊一眼:“你應該是瓊波·邦色家族的吧?求親之前,應該向對方介紹清楚詳情,免得有騙婚之嫌。”

滿殿嗡嗡的議論聲。

柴令武這話頗有份量,不是隨便能說的。

“吐蕃的王叫讚普,後妃叫讚蒙。但是,鬆讚幹布這位讚普,已經有了不止一位讚蒙,頗恭東薩赤尊、茹雍薩嘉姆尊、薩勒托曼都是讚蒙,而讚蒙芒薩赤嘉更為鬆讚幹布誕下麟兒貢鬆貢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