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禦史的請去,輪到治書侍禦史馬周頭疼了。
官場都這樣,正堂官很少管實際事務,真正做事的往往是佐貳,背鍋的也是佐貳。
三名侍禦史當殿求去,就隻剩柴達木一名資曆全無的侍禦史,如何鎮得住台院?
如柴令武這般能鎮台院的人物, 品秩卻早不是小小台院容納得下的。
品秩不高的,還能有誰?
性子剛直,處事近乎公平,這個看起來不高的要求,卻真難辦。
禦史台下轄三院,台院、殿院、察院。
台院出了問題, 從其他二院抽人是最正常的思維了。
且慢!
殿院管的是殿中侍禦史,一幫掌風紀的, 你讓他們管實際事物, 強人所難了。
管管儀容,多簡單的事,誰願意去台院得罪人?
察院,就監察禦史枊範最頭鐵。
貞觀十一年十月,安州都督、吳王李恪射獵、踩踏農田的,枊範當殿彈劾。
李恪因此免官,削三百食邑。
李世民這人,當天子吧,還算英明神武;當阿耶吧,一塌糊塗。
毫無底線的李世民當場爆發了:“吳王長史權萬紀,侍奉我娃兒,不能匡正,其罪當死!”
看,這一口鍋甩得飛起。
李世民遷怒權萬紀,還有一個理由, 藩王府長史一般兼著王師之責。
當然, 當過侍禦史的權萬紀,素來說話直接, 不給天子台階,也是李世民借機發作的原因之一。
枊範沒給李世民顏麵,任由他瞎胡來:“房喬侍奉陛下多年,尚且不能阻止陛下畋獵,(權萬紀雖有責任)能把所有責任都推他身上嗎?”
李世民暴怒,拂袖而去,最終還是沒怪罪到權萬紀頭上。
(引自《舊唐書·列傳第二十七》。)
李恪好畋獵,真是乃肖其父,難怪李世民“常稱其類己”。
就連李世民自己,當了天子還經常去畋獵。
《舊唐書》明確記載的,貞觀五年,唐儉就任民部尚書,隨駕在洛陽苑中射獵,一群野豬從林中衝出,李世民射出四支箭,殺死四隻野豬。有隻野豬躍起觸及馬鐙,唐儉下馬搏擊, 李世民拔劍斬斷野豬。
至於李恪,《舊唐書·列傳第二十六·太宗諸子》:長孫無忌既輔立高宗,深所忌嫉。永徽中,會房遺愛謀反,遂因事誅恪,以絕眾望,海內冤之。
冤不冤?
也冤,也不冤。
李世民的那句話,讓嫡子繼位出現了重大的危機,讓權傾朝野的長孫無忌忌憚,自然也就斬草除根了。
這就是一個被阿耶害死的可憐娃兒。
所以,李世民其實就是全天下最不稱職的阿耶。
同時,李世民的枕頭風最好吹,所幸長孫皇後持身極正,後宮多少有些循規蹈矩,但因此簡拔一些關係戶,過分嗎?
隻不過,這個逾製拔擢的胡萊,太丟臉了,連蚊子腿上都要刮點油下來!
那是流民!
一觸即發、火山迸發的流民啊!
這個時候,連朕都要遷就的流民,你竟然敢扣押他們東西,還是柴令武個人贈送的東西!